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8月20日电(梁晓云)耐心资本全国行暨产融对接专项行动启动仪式20日在京举行。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作为工商银行设立的全国首批试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工银投资坚持以股权投资护航科技创新,以产融协同培育动能,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
图为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冯军伏介绍,工银投资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系统推进、协同发力、提质扩面。截至目前,工银投资市场化债转股落地规模累计超4000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2500亿元;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规模超1500亿元,累计设立的基金30多只,基金签约、设立与投资规模行业引领;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等赛道,科技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过1700亿元。
为当好耐心资本,冯军伏表示,工银投资始终秉承功能性是根本、商业性是支撑,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把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放在首位,依托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用专业能力提供服务、以法治规则保障执行;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战略投资、风险投资,把中央部署转化为系统化、可评估的具体行动,聚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贴合区域发展,推动项目聚焦、资源聚集、要素聚合,让耐心资本成为跨周期、逆周期的稳定力量;始终充分发挥母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推动“资本+场景+治理”三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面金融解决方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针对性、敏捷性、便利性。
为更好护航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冯军伏介绍,工银投资将探索“股权+”特色路径,把AIC股权投资试点、市场化债转股与基金等全产品服务深度嵌入科技创新,深化集团联动,加强多方协同,贯通融资链、聚合智慧力、链接技术端、打通资源网,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适配资本供给。
“工银投资将持续接长融资链条,映射科技创新的‘全生命周期’。”冯军伏说,聚焦硬科技与未来产业等关键赛道,用“股”直达“最先一公里”,覆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用“股”联动“贷”与“债”,保障资金流,支撑产线运转;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增强资本实力。
冯军伏指出,工银投资将持续把治理做实,构建“赋能闭环”,不仅协同母行提供股、贷、债、保、租等融资支持,还注重“融智、融技、融通”嵌入企业全链条;发挥股东作用,聚焦战略协同、财务约束、内控管理等,提升治理质效;通过供应链协同、资源链接、生态联动,助力被投企业补链、延链、强链。
冯军伏表示,工银投资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AIC同业等,开展耐心资本全国行活动,正是希望发挥AIC专业优势,依托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等资源,把资金连起来、把项目对起来、把场景搭起来、把机制建起来,让耐心资本更精准持续直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第一线。
“全国行活动不仅是对接交流活动,更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科创投资之路的创新实践。工银投资将强化区域协作,搭平台促共识、聚要素促贯通、强支点促融合,构建覆盖更广、衔接更紧、效率更高的产融协同格局,推动股权投资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冯军伏说,工银投资将持续与各方,以更高站位对标国家战略,以更强协同服务区域发展,以更实举措赋能科技企业,共同书写“十五五”奋进新答卷。
据悉,本次启动会以“股权投资聚力·产融结合共赢”为主题,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编辑:徐丹宁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