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一场赛 提升一座城
创始人
2025-08-20 14:42:30
0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四川以全域协同为墨绘好世运会安全保障“画卷”

璀璨的焰火腾空而起,粲然绽放;随着最后一缕火苗熄灭,世运火炬缓缓降下……8月17日晚,历时11天的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世运会)正式落下帷幕。

同一时刻,在成都世运会省市联合指挥部,应急指挥人员仍紧盯“应急指挥一张图”,实时查看27个场馆的安全态势。

赛事有限,安全无限。从省市联动指挥调度到隐患整治全链条闭环,从“空地一体”高效响应到经验固化形成长效机制,四川构建“全省保成都、成都保世运”应急安全协同体系,省市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以全域协同为墨,绘就了一份国际赛事安全保障的“四川画卷”。

专班联建——

构建“扁平高效”指挥中枢,让指令穿透“最后一公里”

“昨天在世运村B区发现3处消防通道堆物,已督促整改完毕。今天重点核查电气线路负荷测试情况,相关清单已同步推送至成都专班。”8月10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主任曾凡伟说。

赛事期间,每天16时,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世运会应急安全工作专班研判会准时开始。当天,屏幕上分列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画面里,各地专班成员正同步标注重点任务。

这一赛事期间省市联合值守的场景,既是对24小时隐患整改的“回头看”,也是对当日赛事侧、城市侧风险的再研判,更是“省级统筹+市级执行”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的缩影。

大型赛事应急指挥层级多、任务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牵头组建由8个成员单位构成的世运会应急安全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省应急管理厅,将198项工作任务按“全省层面、城市侧、赛事侧、环蓉护城河”四个维度进行分解,实行“挂图作战、节点调度”。成都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选派分管领导担任专班执行成员,配备专职处级联络员,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线上融合值守,联动排查风险隐患、处置突发事件。

“这种‘省级统筹分解、市级落地执行’的扁平化机制,为省市协同从‘纸上方案’走向‘现场实战’筑牢了制度根基。”曾凡伟说。

在此基础上,四川省进一步按照“场馆就近响应、省市联动支援”原则,构建起多层级现场指挥体系:开幕式期间,省级派员入驻场馆前方指挥部,与市级团队联合开展每小时安全巡查,重点监控临建设施、焰火燃放等高危环节;赛事期间,省市组建联合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守,融合省级“应急指挥一张图”与市级场馆微网格管理系统,实现风险动态处置。

“应急指挥一张图”作为省市协同的“神经中枢”,在推动现场高效协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打开“一张图”系统界面,成都市周边及世运会27个场馆的风险隐患点、135支队伍5486名救援人员分布、9架直升机备勤状态一目了然。

“如果发生突发情况,依托‘一张图’,我们能立即定位事发点位属地救援力量以及市级抢修队伍,实现力量动态调度和精准联动,推动突发事件快反快处。”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干部赵准说。

隐患联改——

明查暗访“双轮驱动”,让安全防线贯穿全流程闭环

“防爆箱的隔爆间隙一定要按照标准执行。”8月6日,四川省保安全防灾害明查暗访组专家在成都某危化品仓库复核时,用塞尺仔细测量整改后的设备参数后指出。8月4日至18日,这支由21个工作组组成的省级队伍,带着“放大镜”深入成都各区(市)县,聚焦建筑施工、危化品存储等重点领域开展穿透式检查。

为尽力将隐患排查工作做到极致,四川省创新建立“省级专家诊断+市级攻坚整改+省市联合复核”机制,通过“省级抓关键、市级抓落地、联合抓闭环”,为隐患排查提供全链条支撑。省级层面,38名专家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开幕式场馆等重点区域开展“体检”,发现结构安全、电气隐患等63项问题,全部形成“整改清单+技术方案”;市级层面,23个区(市)县交叉复核组与8个市级抽查组联动,累计复核重大事故隐患2061项、涉赛场所隐患356项。

这一机制在赛事侧的落地,体现为“一馆一策”的精准防控。“我们编制了相关隐患排查清单,涵盖58个大项、360个小项,从场馆结构到电气安全都有明确标准。”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单的制定既得益于省级专家的专业研判,又借助了市级层面工作人员对场馆实际情况的深度掌握,确保每一处风险点都能被精准锁定。

“省级专家带来的除了标准,还有系统思维。”该相关负责人说,针对闭幕式焰火储存仓库安全,专家不仅对仓库安全储存条件进行严格评审、确认合规场所,更提出“每日24小时不间断管控+每2小时监测湿度与温度”的全流程方案——通过实时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形成动态台账,结合防雷、防静电设施的高频巡检,切实从源头上消除了潜在风险,为闭幕式焰火燃放筑牢第一道安全防线。除赛事核心区外,隐患排查的触角还延伸至城市运行的广阔领域。成都启动主汛期强降雨次生衍生风险隐患专项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聚焦建筑施工、既有房屋、工矿、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隐患4.6万余项。

现场联勤——

打造“空地一体”监测矩阵,让响应速度跑赢“黄金时间”

8月17日晚,世运会闭幕式在成都世园会成都国际友谊馆举行。当晚,“应急鹰眼”无人机组成的巡航梯队依次升空,沿场馆周边1.5公里防控圈开展全流程监测。实时画面中,主入口人流密度、疏散通道标识清晰度等数据在联合指挥部电子屏上动态更新。从观众入场到仪式启幕,从表演环节到离场疏导,无人机始终保持低空警戒,精准捕捉潜在风险点。

地面上,省市联合应急队伍同步开展“顺流程”排查:四川省应急救援总队队员携带红外测温仪,对电力控制柜、音响设备等关键设施进行逐点检测;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巡查人员沿观众席、后台通道进行地毯式巡查,重点核查应急照明亮度等细节,与无人机空中监测形成“地空呼应”。

力量协同联动,提升响应效能。四川省应急救援总队抽调24支专业队伍1348人驻地备勤,携带破拆顶撑、声呐探测等特种装备,与市级救援力量开展联合演练。在模拟“舞台垮塌救援”中,省级重型救援队与市级轻型救援队协同作战,从废墟定位到救出“被困人员”仅用23分钟,与单独行动相比,时间大幅缩减。

这样的协同效能在实战中也得到过验证。8月9日,成都市突降暴雨,四川省气象局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联合指挥部迅速启动三级预警响应:省级气象专家提供降雨峰值预测,市级防汛队伍同步开启赛事场馆内积水排查和城市内涝排查工作。“虽然雨很大,但通过协同应对,我们面对突发情况时心中有底。不良天气没有影响赛事开展。”现场值守工作人员说。

长效赋能——

从“赛事保障”到“治理升级”,让协同经验转化为“四川方案”

在联合指挥部墙上,挂着两张地图:一张标注着赛事期间5486名救援人员的部署情况,另一张则是全省应急资源分布图。“世运会落幕之后,省市联动的备勤机制不会随之退场,将作为长效模式予以保留。”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盛会终有落幕,守护没有终章。省市协同构建的“专班统筹—分层指挥”组织架构、交叉复核的隐患排查机制……这些经过实战打磨的协同范式,不仅将成为四川省未来举行重大赛事、重要活动的安全保障范本,更将融入城市日常安全治理,在更广阔场景中持续释放效能。

“最宝贵的是形成了‘风险共担、资源共享、责任共负’的协同共识。”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说,比如针对跨区域危化品运输监管,省市目前已建立“出发地审查—途经地监控—目的地核销”的全链条机制。

从清晨的首场赛事启幕到深夜的末场赛事收尾,联合指挥部的灯光始终亮着。每一次指令传达、每一轮力量调度、每一份情况汇总,都在不间断的协同中高效流转,未曾有片刻停歇。四川以省市协同的生动实践,为大型赛事安全保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在守护盛会的过程中,将安全治理理念牢牢融入城市发展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盲人女教师刘芳先进事迹心得...  【篇一】  今天我们的教师队伍里绽开了一朵美丽的鲜花。她虽然眼里是一片黑暗,但内心却光明无限。她就...
法制教育心得体会600字 法制...  【篇一】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决择?在现实生活...
六五普法学习心得体会最新 六五...   【篇一】  通过认真学习“六五普法”,我深受启发和教育,对下一步普法工作的重点更加明确,完成任务...
学习多媒体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  【篇一】  本人有幸参加了课件制作培训学习,虽说只有短短5天,但在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耐心的讲解、...
最新或2023(历届)企业公司...  【篇一】  作为从事生产经营的国有基层企业,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一定要联系企业自身实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