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力国际汇epintl)
埃及首座大型光储一体化电站日前破土动工,该国正着眼于利用丰沛的日照资源来帮助其化解能源危机。位于纳加哈马迪地区的“方尖碑”(Obelisk)项目将整合110万千瓦光伏发电与20万千瓦时储能系统。该项目由专注新兴市场的挪威可再生能源公司Scatec承建,总投资额达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
Scatec在埃及已有四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一北非国家正致力于将其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从2023年的13%提升至2030年的42%。
埃及约四分之三电力依赖天然气,但随着国内气田产量下滑,进口依赖度攀升及天然气价格飙涨,近年来埃及频繁面临停电问题。
可再生能源项目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愈发具有吸引力,因为受燃料价格上涨冲击最严重的往往是这些新兴经济体。Scatec首席执行官泰耶·皮尔斯克格(TerjePilskog)向CNN表示:“使用可再生能源,就无需依赖进口燃料,且成本更可预测。”
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lobalSolarCouncil)数据显示,非洲拥有全球60%的优质光伏用地,但2023年非洲仅有约3%的能源来自太阳能。2024年,非洲新增光伏项目中,有75%集中于南非和埃及,不过,预计到2025年,非洲将有18个国家具备开发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的潜力(2024年仅有2个国家)。非洲大陆计划2030年达成3亿千瓦光伏装机,超过美国当前的总装机容量。
尽管埃及正在寻找新的国内天然气资源,并且已经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还在2022年主办了COP2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但专注于中东和北非的能源与气候智库Carboun的执行董事卡里姆·艾尔根迪(KarimElgendy)指出,这些新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真正驱动力是经济考量而非环保诉求。
由于过度依赖天然气,加上其标志性的祖尔赫(Zohr)气田产量下降,埃及维持电力供应正愈发艰难。随着进口天然气变得过于昂贵,埃及已于5月和6月发布招标,计划进口近200万吨燃油以满足其电力需求。夏季正值电力需求高峰,人们纷纷打开空调来应对酷暑——埃及南部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可达42摄氏度。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MostafaMadbouly)近日呼吁民众节制能源使用,以避免发生停电事件。
“神奇光能带”
高温酷暑虽加剧了埃及的电力紧张形势,却也蕴含着破局契机。艾尔根迪透露,Scatec项目所在的埃及南部,正处于地球的“神奇光能带”上。根据《全球太阳能地图集》(GlobalSolarAtlas)显示,埃及的光伏潜力高居全球第四。
一直以来,光伏发电的发展都受到了其间歇性特性的阻碍——太阳能电池板仅能在白天工作,而大规模电池储能的成本也居高不下。但随着电池价格走低及光伏运维成本的下降,“方尖碑”这类光储一体化项目或有望打破瓶颈。
艾尔根迪强调:“鉴于其规模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方尖碑’项目可以为该地区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展示其价值,证明‘太阳能+电池’模式可以消除间歇性这一核心缺陷。”
主要得益于以中国为代表国家的相关产能增长,2010年至2023年间,电池储能项目成本下降达89%。艾尔根迪指出,这意味着到2027年,光储电站将成为“最廉价的发电方式”。全球太阳能理事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储能的普及是“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激增的主要驱动力”。不过,尽管2024年全球电池储能容量已达3.63亿千瓦时,但在非洲,容量仅有区区160万千瓦时。
艾尔根迪坦言,尽管电池价格持续走低,且太阳能运营成本低廉,但这些电站的初期建设仍需要大量投资,而且融资可能面临挑战。他补充道,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风险溢价”,将推高在非洲建设这些项目的成本。2024年,非洲仅吸引了全球能源投资总额的3%。
“方尖碑”项目将获得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非洲开发银行(AfDB)及英国国际投资公司(BII)的4.79亿美元资金支持。首期56.1万千瓦光伏及全容量储能拟于2026年上半年投运,并年底达到全部11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