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医疗设备均已通电,运转正常”。8月13日傍晚,随着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青秀分局运维一班班长宋怡昆向首席客户经理汇报,历时6个月、比预计工期提前1个月建成的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第二路电源如期供电。
卫生健康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是中国的跨境医疗合作实体代表之一,依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聚焦中国—东盟跨境急危重症救治,提升区域协同应急响应和危重症救治能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危重症救治中心。为保障项目用电,南宁供电局创新实施“双首席”工作机制——由南宁供电局党委领导挂帅担任项目“首席客户经理”“首席问题解决官”,迭代“三早一全”(主动对接早、配套规划早、接电投产早、全方位主动服务)服务举措,组建专项工作组,为该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建设过程中,首席客户经理率队定期深入建设一线,主动对接项目用电需求,精准提供技术指导,成功化解项目供电线路管廊施工等问题。
在项目第二路电源的外线施工过程中,因路径紧邻南宁市邕江边堤坝路段,地处堤坝保护区且人流密集,日均人流车流较大,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原施工方案中的外线围挡开挖受交通管制影响迟迟不能实施,施工一度陷入僵局。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后,首席问题解决官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成功协调解决了电缆通道问题。这一关键举措,一举破解了困扰项目3个月的瓶颈,为该项目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前顺利投运奠定了基础。
从项目启动之初的周密部署,到建设过程中的全程护航,南宁供电局专项工作组每周紧密跟进进度、每月严格对标目标、关键节点以“驻点+倒排”的硬作风,确保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该局青秀供电分局高端客户经理容雯婷全身心投入到该项目上,对该项目存在的问题“有求必应”,不仅解决了线路通道等多项难题,还为该项目量身定制双电源双回路供电方案,给项目供电可靠性安上“双保险”。在供电企业、政府、医院等多方通力协作下,项目的双电源工程于8月13日如期成功送电。
据悉,第二路电源投运后,该医疗中心将于9月正式营业,接诊患者。作为中国—东盟医疗合作枢纽,该中心未来将承担国际医疗会诊、远程手术等高规格任务,双电源供电将保证关键医疗设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为跨境医疗服务提供坚实保障。特别是在开展远程手术等高精尖医疗合作时,双回路供电可确保手术室电力零中断,避免因电力波动导致手术设备停机等安全隐患,有力支撑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高水平医疗合作。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勤部主任曾红燕表示:“双电源供电为我们开展国际医疗服务解除了后顾之忧,特别是在实施跨国远程手术时,稳定的电力供应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首要条件。”
下一步,南宁供电局将继续深化“双首席”服务机制,推动智慧配电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探索智能监测、远程运维等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助力广西构建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中国—东盟医疗合作提供更坚实的电力支撑。
(朱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