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许予朋
湖南金融监管局近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上半年湖南省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湖南全省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达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5%。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两项试点”,已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落地2笔、10.7亿元,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落地4笔、4.3亿元。
围绕当前经济、民生重点,湖南金融监管局还就上半年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展开情况、巨灾保险落地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据悉,今年入汛以来,湖南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截至目前,湖南保险业共接到报案2342件,已赔付1.2亿元。
对外贸、民营、科创企业开展重点走访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据湖南金融监管局普惠金融处副处长刘莎介绍,依托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截至7月末,全省共走访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392.7万户,向20.1万户次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授信3635.9亿元,向18.7万户次经营主体放款1912亿元。
外贸、民营、科创三个领域是当前的金融支持重点。刘莎进一步梳理了上述三个板块的金融工作展开情况:
一是单列外贸板块。成立外贸工作组,梳理有外贸实绩的企业清单推送至区县专班,组织银行机构加强融资对接,引导保险公司拓展出口信用保险。截至6月末,全省共走访外贸企业5332家,对1271户次外贸企业发放贷款102.3亿元。
二是设立民营板块。全面梳理辖内民营企业情况,倾斜对接帮扶资源,对列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的民营企业,加强名单推送和投融资跟踪监测。截至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已突破两万亿元。
三是加强科创支持。围绕企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等关键环节,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丰富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等产品供给。截至6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898.6亿元,较年初增长32.6%。
巨灾保险覆盖全省14个市州
湖南省是多种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省份,也是较早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今年5月,湖南金融监管局联合十部门印发了《湖南省综合巨灾保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湖南金融监管局财险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景雄在通气会上解读《方案》时指出,目前湖南综合巨灾保险具有广覆盖、多灾因、高保额、易赔付等四大特点。广覆盖方面,将保险保障对象中的农房扩展增加了县域城镇居民住房,并在全国率先将育秧和蔬菜标准钢架大棚、高标准农田及普通公路纳入巨灾保险保障范围。多灾因方面,在原有暴雨、洪涝等相对单一自然灾害种类的基础上,将责任范围扩展到地震、森林火灾、台风、暴雪、冰凌、冰雹及其引起的次生灾害(包括启用蓄滞洪区)等多种灾因。高保额方面,大幅提升综合巨灾保险保障额度,总体保额由8亿元提升至25亿元。其中,人身死亡、住房赔偿限额分别从4亿元、2亿元均提升至10亿元。易赔付方面,一次灾害过程导致死亡失踪3人及以上即启动巨灾人身保险赔付;一次灾害过程导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毁且经安全性鉴定为D级危房5间及以上即启动巨灾住房保险赔付。
据悉,截至目前,湖南省综合巨灾保险已覆盖全省14个市州,其中巨灾住宅保险覆盖74个县(市、区),投保率比去年提升117.65%。
夏季是气象类自然灾害高发期。除了巨灾保险,其他保险手段也已就位,为防汛救灾织密“安全网”。湖南金融监管局披露,目前湖南保险业已建立“保险+气象+应急”应对处置机制,并畅通理赔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全省保险机构共接到车险接报案1242件,已赔付5714万元;农险接报案551件,已赔付27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