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创新开展重点孕产妇市级巡诊机制
关口前移“市县共管”守住母婴安全底线
当一位妊娠风险评估为“红色”的孕产妇在基层医院被确诊,一支由市级产科、内外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诊疗队将会迅速为其保驾护航——这不是设想,而是落地的实践。福州持续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夯实孕产妇妊娠风险分级及高危专案管理,创新开展重点孕产妇市级巡诊,指导诊疗方案关口前移实现“市县共管”模式。
据介绍,该机制覆盖在市级及以下助产机构(含民营)就诊的妊娠风险评估结果为“红色”风险的孕产妇。一旦按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确认妊娠风险为“红色”等级,市级巡诊随即启动。助产机构根据病情危急程度,第一时间将重点孕产妇个案病历摘要、评估情况和初步诊疗方案上报市围产保健协作组。
市围产保健协作组挂靠单位——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妇幼保健院,组织市围产保健协作组、市产科质控中心等多学科专家进行巡诊,审定重点孕产妇风险评估情况及诊疗方案,形成专家指导意见,反馈至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并跟踪落实。
巡诊并非“一诊了之”。机制特别强调动态跟踪:首次市级巡诊后,市、县级围产保健协作组将密切跟踪重点孕产妇情况,若病情加重需调整诊疗方案,及时再次组织巡诊。对危急重症孕产妇,则按照急危重症抢救制度要求立即组织救治,并第一时间逐级上报有关信息,按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有关工作要求协调急会诊和转诊救治等工作。
机制的“强支撑”特性还体现在向上联动。市级巡诊中若遇到孕产妇病情疑难、处置难度大的,将第一时间申请省级专家介入,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打通向更高级别医疗资源转诊的路径。
这一创新机制已在实践中挽救生命。数名合并肝损害、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血液、肾脏)者等妊娠风险“红色”孕妇,经市级重点孕产妇巡诊,病历讨论并给出诊疗意见后,由市高危管理中心持续跟踪随访,均顺利分娩,保障了母婴安全。
助产服务是基本医疗服务,关系母婴安全健康。接下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妇幼保健院将持续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充分调动专家组力量,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与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协调辖区内助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卫生机构等共同做好孕产妇管理服务,促进临床与保健相结合,保障围产保健和医疗救治服务密切配合、有效衔接,形成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合力,全力推动母婴安全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