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证券报
“这台两层楼高的大型落地式铣镗床即将出口,这两年我们的设备也在加速走向海外,去年海外市场销售合同额突破1亿元。”通用技术昆明机床董事长王鹤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正加快海外业务拓展。
王鹤表示,通用技术昆明机床(简称“昆明机床”)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正是中国“工业母机”崛起,逐步走向海外市场,以“中国精度”助力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自2022年重组并入通用技术集团后,昆明机床迎来了涅槃重生的机会,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目标成为世界一流高端机床装备企业,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昆明机床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李嫒嫒 摄深耕主业扭亏为盈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心脏”,其技术水平关乎国家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昆明机床正是生产机床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精密镗铣床为主的系列产品矩阵。
作为老牌制造企业,昆明机床的发展充满坎坷,曾与上海机床厂并称为机床工业的两颗明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率先成为A+H股上市公司,然而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昆明机床在发展中逐渐掉队。
2022年通用技术集团实施战略重整,拥有多年高端机床精密制造经验的昆明机床也因此迎来了涅槃重生的机会,成为通用技术集团高端机床板块的重要成员。
“自从我们加入通用技术集团,尤其是公司2023年整体从老厂区搬迁至杨林新基地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王鹤介绍,2023年公司结束了长达十年的亏损期,实现经营性盈利。
王鹤用“剥离”“换脑”“输血”三个词描述昆明机床扭亏为盈的实现路径。
王鹤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公司相继剥离了非主营且盈利能力弱的业务,推动完成6家参控股公司的剥离处置工作,坚决锚定精密镗铣床等核心业务。
同时,实施组织管理革新的“换脑强基”行动,采取市场化选聘,对领导班子业绩动态考核等措施,建立了更具活力的激励机制。“领导班子实行三年任期考核制,经营业绩评分低于80分给予调整,大家危机意识显著增强。”王鹤说。
“通用技术集团的投资款及时到位,为昆明机床实施重整计划、清偿债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公司的日常运营发展提供了保障。持续加码创新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进行自我‘造血’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用技术机床公司总经理贺鑫元日前在昆明机床重组三周年活动上表示,通用技术集团投入雄厚资源,推动昆明机床在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管理优化、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昆明机床凭借自身精密制造能力、特色产品矩阵以及在国内外的市场影响力,成为支撑通用技术机床板块的重要力量。
提升核心部件自研率
“如果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注定无法在市场上立足,因此持续的创新投入必不可少。”王鹤说。近三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保持在5%左右。
在系列政策支持及昆明机床自身精密制造战略发展需求下,昆明机床2024年投入4个多亿元实施技术改造,一方面,对现有厂房进行扩建,提升产能;另一方面,提升精密铣镗床高端装备产业化核心关键制造能力。技改项目预计2026年年底完成,完成后可实现生产线自动化、车间管理数字化、仓储功能智能化、制造单元柔性化。
王鹤表示,通过技术改造,将全面提升产品加工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产品工艺升级,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另外,缩短产品与国际领先产品的技术差距,逐渐实现自主可控。
昆明机床始终坚持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自研率达到70%。
作为技术追赶者,跨越国外巨头技术壁垒,本身就是一场硬仗。在高端机床领域,轴承、电机、丝杠、主轴、光栅等核心功能部件长期受制于人,公司曾尝试绕道采购等多种途径,都买不到高精度P0级核心部件。
“买不到,只能自主研发。我们的TGK42125精密坐标镗的导轨就是自主研发的。自制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不知道去哪里学,只能不断尝试。”王鹤坦言,加入通用技术集团后,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集团联合研发的创新模式,大幅提升了效率。
开拓业绩新增长点
在昆明机床杨林厂区的装配车间里,一台台即将下线的精密机床整齐地排列在产线上,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最后的调试与性能测试。
王鹤表示,风力发电、模具加工、工程机械是昆明机床具有传统优势的三大细分市场。近两年,公司集中资源聚焦重点大客户的加工难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获得超过3亿元的合同订单,守住了市场基本盘。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在“三航两机”领域,完成了高精度坐标镗床TGK4680D、TGK42125等整改升级工作,为公司开拓新的增长点。
昆明机床也在持续发力海外市场,用“中国精度”助力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合同额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产品覆盖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市场。
王鹤表示,公司将利用所处西南区位优势,着力打造通用技术集团面向东南亚机床销售的桥头堡。
根据昆明机床的规划,目标在2030年跻身世界机床第二梯队,在2035年跻身第一梯队,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机床装备企业。
对于机床行业存在的低端内卷、高端不足的两极分化现象。王鹤认为:“突破点首先在于推动市场规范,当前各行各业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企业投入巨大研发,推出高端产品,可能因定价较高而被市场拒绝,因此亟须营造一个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
“同时,机床行业也面临人才危机,应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定向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王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