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土城市笔记
01
杭州二手热盘半数在余杭
最近有则新闻,让不少自媒体惊呼:杭州跻身“一线城市”,实锤了!
事情是这样的:7月22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市的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通过视频会议形式达成共识,将在2025年内落地不动产登记业务“跨城通办”合作,以协同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报道,五市“跨城通办”合作,是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的通知》的具体行动,目标是解决京、沪、穗、深、杭五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因人员流动形成的不动产登记需求。
首批跨城通办业务涵盖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等22项高频事项。
虽说只是不动产登记方面的一次联网创新,但“北上广深杭”并列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标题中,还是让很多杭州人激动了一把。其实在房地产领域,杭州早就已经是“一线”了。
证据一:近期克尔瑞研究中心发布了《2025中国房地产投资前景排行榜》。榜单从市场容量、市场供求、市场购买能力和外部因素四大方面对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投资前景进行分析,列出前50名城市。其中杭州稳居榜单第四名,仅次于上北深,领先老对手成都和另一个一线城市广州。
证据二:上半年杭州土拍收入全国第一,高达1160亿元,跟2024年全年的成交金额1169亿元基本持平,比第二名北京的1005.6亿元多出150多亿。
不仅如此,上半年杭州出让的68宗住宅地块平均溢价在30%以上,其中萧山区蜀山单元的XS150201-42地块,最高溢价率达67.6%。
在此行情下,杭州各个板块的楼面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记录。西湖区蒋村文新单元的一块低密宅地,更是拍出了88029元/㎡的高价,不但晋升杭州新地王,也超过了深圳(84180元/㎡)、广州(75670元/㎡)这两大一线城市的最高楼面价,仅次于京沪。
更重要的是,尽管价格上行,但杭州的库存周期却维持在12个月内的安全区间,堪称二线城市中稳楼市的风向标。
当然,正如我之前在《解码上半年杭州楼市“销冠”》一文中说的:
二手房的涵盖面更广,流动性更能反映市场信心,所以相较新房,二手房的成交活跃度往往被视作楼市晴雨表。
恰巧最近克尔瑞、贝壳等机构陆续发布了上半年杭州二手房市场报告。根据他们的统计,上半年杭州二手房共计网签48926套,与2024年上半年的43270套相比,增长了13%。而与此同时,上半年杭州市区一共只成交了27599套新房,比去年同期的31404套减少了3805套,同比降幅达到12.11%。
一升一降背后是否暗示着,随着取消限价后新房套利空间的消失,杭州楼市的交易主阵地正在转向二手房市场?
这个问题或许还有待观察,毕竟和京沪那种基本完成开发的城市不同,杭州还有云城、钱新二期、江海之城等不少建设中的新城。但是从二手房的交易数据,却大致能看出杭州楼市未来的方向。
我盘点了下上半年杭州二手房网签量前十大板块,其中余杭3个(良渚、未科、闲林),萧山(钱江世纪城、萧山新城区)、临平(东湖、临平新城)各2个,拱墅(申花)、上城(丁桥)、临安各1个。
光看板块数量,余杭的优势还不明显,所以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热盘的分布情况。在二手房网签量前20大楼盘中,有10个在余杭,正好占了一半。
其中位于云城的杭与城,上半年的带看量高达122675次,遥遥领先第二名的44181次,堪称杭城最热二手房。
剩余的楼盘里,拱墅4个、萧山3个、上城、钱塘、临安各1个。这样一比较,余杭的优势就一目了然了。
但为什么会是余杭?余杭的二手房行情究竟咋样?其成交量靠前,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吗?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三土最近几天接连拜访了多位深耕良渚、未科、闲林等板块的资深房产中介,并结合我从相关政府部门处拿到的统计数据,尝试为大家做一番详细解读。
02
配套改善成余杭楼市最大利好
相比杭州全市,余杭区的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无疑更高。
横向来比较,上半年余杭二手房市占率(二手房成交面积占一二手房成交总面积的比例)接近五成,高于去年同期5.6个百分点。全区二手房成交6753套,成交面积77.1万方,金额19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29.3%、37.8%。其中成交面积为2021年以来半年度次高。
纵向来比较,上半年余杭二手房成交面积总量与萧山区(77.4万方)并驾齐驱,领跑全市;成交面积同比增幅仅次于滨江区(31.4%),高居市区第二。
分月来看,三四月份是上半年余杭二手房交易的一个高潮。这主要是因为二月份过年,人们的购房需求被延迟至三四月份集中释放。加之年初杭州“六小龙”的爆火,也为楼市贡献了一大波流量。很多外地客涌入杭州,有钱的去了奥体、申花,创业的则主要来了余杭未科。
我爱我家未来悦门店店长梁飒告诉三土,今年3月,整个未科板块二手房成交量达到900多套,比去年单月峰值高出一百多套。而且和很多人以为的“以价换量”不同,那段时期的未科楼市是量价齐涨。4月份最高峰时,未科中轴线以西一些小区的小户型二手房较去年平均涨了四五十万,大户型则涨了有100万左右。
比如未科“三兄弟”之一的阳光城未来悦,一套89方的小户型,去年最低时曾以336万成交,今年4月最高时则卖到了390万。
受到这一波交易潮的影响,上半年余杭二手住宅挂牌量环比出现下降,截至6月30日,全区二手房已挂牌未成交房源35672套,环比下降1.6%;二手房去化周期也因此缩短,按近12个月月均成交套数计算,二手住宅挂牌房源消化周期约29.7个月,较上月末缩短0.6个月。
与此同时,相关利好因素也正在逐步释放。除了前面提到的“六小龙”刺激,去年杭州及余杭的一系列楼市新政陆续开始发挥作用,2023年以前入市的投资客的超额负债已基本消化。更重要的是,过去影响、制约余杭楼市的一些基础配套因素正在得到明显改善。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余杭的书包问题。
过去,因为余杭缺乏好的初高中,很多未科新贵跑去西湖区置业。但自从分区以来,余杭疯狂引进、新建名校,并已经开始出成绩。
目前,光是天元公学,余杭就建了三所。其中钱学森路校区今年中考公办高中上线率达到73.5%,远高于余杭、临平两区(41.56%)及杭州市区(52.43%)的公办普高率。可以说,杭与城、翡翠城二期、三期、四期等小区的带看量和成交量之所以能冲进全杭州前20名,跟紧邻天元公学有很大关系。
至于高中方面,今年9月,学军在余杭的第二所学校——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径山高级中学将正式启用。不同于学军海创园因为直属于杭州市教育局,所以中考招生名额市区和余杭临平各一半,学军径山由余杭区教育局主办,只面向余杭、临平招生。这将大幅提升余杭考生入读名校的比例,从而把大批优质生源家庭留在余杭,对于巩固楼市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也是包括梁飒在内的很多业内人士看好余杭二手房后市的原因。
当然,未科核心板块(仓前、五常)因为前期产业规划等原因,片区内的住宅数量并不特别多,加之价格偏贵,交易量并不是最大的。余杭区二手房交易真正的主战场在未科南北两侧的良渚和闲林,那么这两个板块的情况又如何呢?
03
良渚、闲林热卖背后的不同逻辑
良渚、闲林作为余杭的两大楼市重镇,其二手房热销的原因和市场逻辑却有所不同,内部也都存在明显的片区分化。
其中闲林板块主要得益于未科核心区的资源外溢,以及中轴线的开发利好。特别是天目山路以北片区,因为有3号、5号、16号及在建的12号等多条地铁线路加持,再加上今年9月天元公学和睦校区将正式启用,所以受到很多购房者的追捧。
据贝壳大屋闲林埠店店长芦绍东观察,今年以来,不仅很多老闲林人纷纷换房到北片,就连原先置业时优先选择西湖区或未科核心区的阿里人,也都前来闲林看房,这直接拉升了闲林改善盘的交易数。
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翡翠城区域,不仅二期、三期、四期都跻身杭州带看量前20热盘之列,周边的一些次新小区,如绿汀春晓,也被市场称作翡翠城五期,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楼盘名称命名的翡翠城板块。
而路南片区,虽然12号线在建,但因为线路走向偏东,远离闲林埠老街,所以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当然并不是说这个板块无人关注,相反我从几家中介门店处了解到,南片不少楼盘每月平均都有十几套的成交,雅居乐国际花园的二手房成交量甚至挤进全市前15名。但因为这些楼盘规模都较大,动辄三五千户,所以相对其基数来说,并不算热盘。
但考虑到杭州地铁五期规划中,穿过闲林南片的13号线和14号线依旧是热门线路,如果能够获批,那么闲林南片楼市未来还是有想象空间的。
相比闲林,良渚作为杭州唯一的街道级辅城,无论是常住人口数量还是楼市受关注度都要高得多。这点从良渚、勾庄两大片区二手房去化周期均在24个月左右,处于相对健康的去化周期,远低于隔壁三墩板块的38.7个月也能看出。
其中,勾庄板块主要依托其地处绕城以内的区位优势,以及完善的人居配套。
此前,勾庄曾因7000多套的天量供应引发市场担忧,但结果并未出现想象中的“踩踏”。这是因为勾庄总体上以自住为主,非自住占比并不高。比如“勾庄七子”二手房源总库存仅400套,非自住占比12%。即便是城北万象城幸福里这样的大盘,当前挂牌量也才168套,而全杭州挂牌量超过200套的小区多达60多个。
事实上,勾庄无论是区位、交通、商业及医疗等配套而言,都是预算300万以内刚需客的首选区域。就连贝壳的内部报告也称,勾庄是“全杭刚需的最大公约数,虹吸(西部)半城刚需客户”。
至于绕城外的良渚,靠的则是价格上的竞争力。
曾几何时,这里是杭州万人摇楼盘最多的板块。但繁华散尽,这里却成了被唱衰较多的片区。此前网上就曾爆出,融信澜天一套82方的小户型,成交价仅160万,单价跌破2万元/㎡。但个别房源的甩卖能否代表板块的整体行情,恐怕未必。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的三个半年度里,良渚二手房的成交量均在1000套以上,在杭州全市各板块中排名第二,超过钱江世纪城、申花等热门区域。今年上半年,良渚二手房成交单量同比增长18%,远超全市平均值。在此行情下,过去近一年时间里,良渚板块二手房挂牌量减少了1064套。
良渚楼市为啥依旧这么热?从内部来看,随着星图光年轩、绿城玉海棠等品质楼盘的陆续和即将交付,良渚楼市逐渐分化成三档。刚改选择星图光年轩、绿城玉海棠等2.6万+一档的,刚需选择未来城、融信澜天等2.2万元左右一档,再往下还可以选择安置房。像位于中国美院良渚校区东面的杜诗苑,上半年共成交了96套,网签量排名全市第八,成为唯一上榜的安置房小区。
我爱我家良渚未来城店店长李孟东告诉三土,不同于杜康苑、杜雅苑等其他几个安置小区多为120方以上的大户型,房东用来自住。杜诗苑全部是120方以下的中小户型,特别是80方的小户型,总价只需100万左右,相当有竞争力。
就外部而言,随着兰里景区的开发,良渚正逐渐与云谷、未科等板块融为一体。考虑到目前良渚和三墩北的楼市存在5000元/㎡差价,未来或将能承接部分居住需求的外溢,而这将为良渚楼市提供新的支撑。
当然,楼市尤其是二手房市场一直是处于变动中的,余杭后市如何,我分析得准不准确,接下来的金九银十可能是一次检测,大家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