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与上市公司回购共舞 港股震荡向上行情有望持续
创始人
2025-08-20 07:55:46
0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500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截至8月18日,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合计回购金额超1000亿港元。

  在南向资金大幅流入和港股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带动下,港股市场今年以来表现亮眼,截至8月19日收盘,恒生指数累计涨逾2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逾24%。

  近期,港股市场出现一定震荡。机构人士认为,8月以来,港股指数震荡中枢仍在上移,但波动率明显放大,当下是仓位调整的窗口期,对后续行情不悲观。

  ● 本报记者 吴玉华 葛瑶

  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创纪录

  南向资金是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最大的增量资金来源。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9588.81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创历史新高。其中,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单日净流入纪录。在今年南向资金交易的150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27个,占比超八成。从月度流入金额来看,南向资金均保持月度净流入,其中1月、2月、3月、4月、7月净流入金额均超1200亿港元。

  从持仓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5325.98亿股,较2025年初增加679.28亿股;持仓市值达5.80万亿港元,较2025年初增加2.22万亿港元。根据截至8月18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的净流入金额计算,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浮盈达1.28万亿港元。

  行业方面,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达14564.75亿港元、11787.38亿港元、7536.52亿港元。此外,南向资金对医疗保健、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均超5100亿港元。

  个股方面,南向资金持仓腾讯控股超过5800亿港元,持仓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小米集团-W、工商银行均超2000亿港元,持仓阿里巴巴-W、中国海洋石油、汇丰控股、中芯国际、美团-W、中国银行均超1100亿港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对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昊天国际建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居前,分别达69.79亿股、47.61亿股、45.75亿股、34.57亿股、21.67亿股。此外,大市值的阿里巴巴-W、美团-W、中芯国际、腾讯控股、招商银行、中国神华均获南向资金加仓,增持股数分别达6.97亿股、3.54亿股、6.64亿股、0.58亿股、5.77亿股、6.38亿股。

  截至8月18日,近一个月,南向资金加仓金融、信息技术、医疗保健行业金额居前,净买入金额分别为416.36亿港元、320.24亿港元、219.97亿港元。个股方面,近一个月,南向资金对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国人寿、小米集团-W、中芯国际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为86.24亿港元、68.16亿港元、56.71亿港元、56.24亿港元、40.63亿港元。此外,理想汽车-W近一个月获南向资金净买入超30亿港元。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南向资金近期呈现明显的逆势而动特点,尤其是在8月15日大幅逆势流入超300亿港元,当前南向资金在港股通个股成交占比已经突破40%,港股流动性或依然偏宽松。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表示,2025年全年南向资金增量供给有望超1.2万亿元,下半年港股是增量资金市。整体来看,港股接下来资金面或持续改善,港股稀缺性资产有望吸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撑港股继续向上。

  下半年以来回购步伐放缓

  进入到下半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潮仍在持续,但节奏明显放缓。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今年以来共有216家港股公司进行了回购操作,累计回购金额达1074.81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09家公司合计回购1645.5亿港元的规模,今年回购总额同比下降约三成,回购股数亦有所减少,但参与回购的公司数量却呈现上升趋势。

  浙商证券分析认为,近期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整体有所降温,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公司已进入半年报业绩静默期,限制了回购行为的进一步扩展。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和金融板块是回购主力军。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腾讯控股以约405.93亿港元的回购规模稳居榜首,累计回购约8982万股,今年已进行了63次回购操作,其中仅6月份就进行了21次回购。汇丰控股紧随其后,投入225.13亿港元回购逾2.55亿股。友邦保险以176.93亿港元的回购规模位列第三,回购2.92亿股。快手-W投入19.16亿港元回购逾3880万股,哔哩哔哩-W和美团-W也启动了数亿港元规模的回购计划。

  消费领域的回购明显增加。今年以来,周大福回购金额达15.73亿港元,回购数量为1.23亿股;百胜中国回购近7.42亿港元,名创优品也进行了逾3亿港元的回购。

  部分公司回购金额出现大幅下滑。今年以来,美团-W、小米集团-W分别回购3.92亿港元、2.25亿港元,而去年同期这两公司的回购金额分别达到233.26亿港元、36.77亿港元。相反,受益于全球贸易反弹和运费上涨的中远海控今年回购29.64亿港元,去年同期仅回购4.62亿港元;去年同期未进行回购的中国宏桥今年以来回购金额达28.46亿港元。

  业内人士认为,股份回购体现了公司管理层的增持意愿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够起到一定的情绪托底作用。不过,能否带来实质性的估值修复,仍需企业基本面和外部流动性环境的配合。

  港股市场将震荡向上

  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的背景下,从市场层面来看,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截至8月19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25.24%、23.54%、24.04%。

  从估值层面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1.46倍,相较年初的8.96倍有一定提升。

  对于港股市场,易峘表示,8月以来,港股指数层面震荡中枢仍在上移,但波动率明显放大。当下,市场处于交易主线相对缺乏、海外及国内重要事件等待验证的关键阶段,也正是仓位调整的窗口期,对后续行情并不悲观。中报视角下,建议关注景气度和估值性价比高的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股;估值修复虽较多但中报业绩预喜率高、增长预期有望上修的创新药和大金融板块。

  “当前港股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展望未来,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表示,配置方面,建议关注以下板块:中报业绩表现超预期的板块,港股中报业绩表现好于预期的板块有望补涨;政策利好增多或政策利好持续发酵的板块,例如创新药、AI产业链、“反内卷”行业等;在海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扰动下,高股息标的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回报。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对港股科技股前景保持乐观,认为随着新的利好因素涌现,该板块有望延续强势表现。特别是在先进芯片获取便利性提升的背景下,DeepSeek R2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部署进程可能加速,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并推动AI技术的广泛应用。

  瑞银预期将有更多南向资金流入成长型和高股息标的,国有企业中的金融、电信、能源和公用事业板块尤其值得关注。在具体行业配置上,瑞银继续看好娱乐平台,并对在线游戏、云服务、在线旅游和电动车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保持乐观,认为这些公司凭借扎实的基本面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中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炒美股,选对工具是关键!国内五...   随着全球资产配置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将目光投向美股市场。然而,面对复杂的交易机制与信息...
中国驻美大使馆提醒:谨防不法分...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有在美中国公民向中国驻美使馆反映,接到中...
王宁:泡泡玛特取得了有史以来最...   8月20日,泡泡玛特召开2025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司创始人王宁在会上表示,集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
创业板指半日跌1.71%,白酒...   中新经纬8月20日电 20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截至午盘,上证指数跌0.06%,报372...
现金流ETF南方(159232... 8月20日,截止午间收盘,现金流ETF南方(159232)涨0.36%,报1.127元,成交额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