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盛夏,吕梁山深处蝉鸣绿浓。山西兴县张家圪埚村丁老汉家土窑前,新摘的西瓜沁着水珠,清甜诱人。堂屋里,风扇轻转,几个小孙子挤在手机屏幕前,热烈讨论着刚拍的暑假作业照片,笑声与蝉鸣交织成趣。一旁的丁老汉轻点手机屏幕,熟练接通视频电话。画面清晰,外出打工的儿子正吃着午饭,关切地询问家中情况。清晰的画面、亲切的乡音瞬间拉近了千里之遥。
改变始于一个风雪夜。去年小年夜,朔风卷着细雪叩打丁老汉家的窗棂,屋里炊烟裹着灶糖甜香,一屋子“归巢”的小孙子们却静默无声——家中没有Wi-Fi信号,小小的手机屏幕好似面镜子,只能看不能用。
时任山西移动兴县分公司负责人的颜涛得知老丁家的困境,次日立刻带队顶风冒雪赶往大山深处的张家圪埚村。
推开老丁家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老人紧锁的眉头和孩子们失望的眼神。“老哥,别急,宽带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接通!”颜涛语气坚定,随即与网络装维团队迅速勘察山坡上的光缆路由。他们的目光落在了一根村边的路灯杆上:“爬杆接线,屋顶转接,光缆固定,端口扩容!”方案随即敲定。装维队员顶着冬日严寒爬上冰冷的灯杆,冻得发麻的手指仔细熔接着纤细的光缆。颜涛站在风雪里指挥:“左边拉紧!”“熔接点加固好!”灯杆、屋顶、临时杆依次接力,一条承载着责任与信任的光缆,努力向老丁家的窗户延伸。午后不久,最后一个接口拧紧,宽带路由器上“绿色”指示灯成功点亮,小孙子们点开手机屏幕,屋里瞬间爆发出欢呼:“通啦!爷爷快看!”画面亮起,笑声满屋。丁老汉看看孩子们的笑脸,又看看手机上满格的信号,脸上深深的皱纹终于舒展开,露出了安心又满足的笑容。
如今,灶上煮着绿豆汤,氤氲的水汽映着老人舒展的笑颜——这方寸屏幕,不仅是传递牵挂、纾解乡愁的“清凉线”,更是连通山外广阔天地的“致富窗”。
2015年以来,山西移动大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覆盖,让贫困户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互联网信息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5G基站5.98万座,人均基站数量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山西移动吕梁分公司致力于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加快太中银铁路红线外5G建设,实现网络覆盖及容量双提升。项目建成后,铁路专网业务量由日均3.5TB提升至日均10.04TB,提升至原来的2.9倍。
十年电普路,畅通了山西信息流通的“大动脉”,让高速信息流“飞越”崇山峻岭。曾经闭塞的山村因网络畅通而焕发生机,村民乐此不疲地在互联网平台上售卖产品或经营民宿,致富路越走越宽。
吕梁黄河边,隐于大山深处的临县李家山村,窑洞院落沿着崎岖山路次第坐落,无处不在的移动5G网络下,深山里也架起了“信息桥”。主播“牛牛与老妈”正向全国各地的网友直播销售农副产品,视频画面流畅无阻。“牛牛妈”对着手机镜头笑容满面地说:“以前站在路边求人买,现在全国网友抢着买我的特产!”村民肩上的扁担与手中的手机,共同挑起了沉甸甸的致富新希望。
从“音容千里难见”到“笑颜咫尺屏前”,从“山货难出深闺”到“云端畅销全国”……一场由满格信号引发的山乡巨变,仍在三晋大地上奔涌不息。 (赵琳 张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