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李则名
在吴兴区东林镇,随着内部装修进入收尾阶段,占地178亩的零跑汽车动力电池包项目眼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零部件试生产。前不久,记者走进该项目厂区看到,高度定制化的生产设备已经逐步安装到位,工作人员正在认真调试。据介绍,项目预计本月能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下月投产,可形成年产38.4万套车载电池、72万套电源的生产能力。
据悉,这一汽车动力电池包项目于去年10月签约、今年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在推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曾出现3个难题。为帮助该项目尽快投产,我市多个单位乐当“店小二”,专门成立助企服务专班,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破解的第一“难”是“用电之缺”。东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介绍,零跑汽车动力电池包项目规划建设8条车载动力电池产线,包括模组产线和PACK产线以及4条电源生产线。但经测算,该项目所在区域存在电力容量不足的问题。为此,该镇联合市产投建设集团、电力部门等专门制定详细方案,投入约2400万元,倒排工期新建2条电力专线,为企业投产供电做足准备。
破解的第二“难”是“用人之渴”。“企业用工需求主要是操作设备的工程人员,如何吸引青年才俊,关系到项目后期能否如期投产。”零跑汽车招聘部门说。对此,今年初,吴兴人社部门积极行动,为零跑汽车与湖州交通学校(湖州交通技师学院)牵线搭桥。上个月,经过严格的面试评估,该校已有多名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入职报到。此外,东林镇还提前落实了人才公寓、公交专线等基地配套,优化人才安居环境。
破解的第三“难”是“设计之困”。工业制造领域生产空间的利用情况,关系到企业投产后的“亩均产值”。为了使生产空间利用最大化,我市请来在工业生产设计方面具有权威性的专业企业,以工业4.0的现代工厂设计理念为核心,对项目原有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升级,大幅提升厂区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兼顾安全生产、绿色生态。
正是看到了湖州坚持为企业“雨中打伞、雪中送炭、烈日遮阳”的营商环境,又有多个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纷纷表达出希望落户湖州的意愿。
上一篇:“多面手”赶订单
下一篇:赛场昂扬激情,产业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