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冯思家 通讯员 陆欣瑜
本报讯 “以前总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没人管,现在送进暑托班,我就能全天在桃园里摘桃、打包,平均一天能多卖20多箱呢!”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桃农王大姐笑着说。今夏,凤桥镇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公益免费+多元课程+专业陪伴”服务模式,将特色课堂送到村民“家门口”,切实解决了众多像王大姐这样的桃农及双职工家庭“看护难”的问题。
在三星村,除了提供贴心的托管服务,暑托班更注重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村里精心规划课程,不仅设有作业答疑课堂,还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和村里的选调生担任授课老师,带来一系列趣味课程。“我最喜欢思维游戏课!昨天老师教我们玩数字谜,比在家有意思多啦!”三年级的小宇举着刚得到的“课堂奖励”糖果,眼睛亮晶晶的。
“报名通道刚开放,名额就被一抢而空。”凤桥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作为连续举办3年的公益品牌,“‘桃’气一夏”爱心课堂今年依旧全程免费,并精心准备了开学礼包。针对不同区域需求,服务精准定制:在工业园区,村(社区)党群阵地联动企业推出“定制化”托管服务,灵活调整时段;在文化特色村,栖柽村挖掘宋锦非遗资源,让孩子们亲手制作宋锦冰箱贴;凤桥社区则邀请老党员讲述水蜜桃百年传奇,厚植乡土情怀。
课程体系则围绕“文化传承+安全教育+科技启蒙+艺术实践”多元展开。例如,联丰村党群服务中心邀请凤桥交警,以动画演示和有奖竞答讲解交通安全;庄史村开展“童心识货币”活动,启蒙金融知识。科技艺术课堂同样精彩纷呈:凤桥社区联合南湖区科协,让孩子们聆听“天眼”故事并组装望远镜;星火村的“创意电路绘画”让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图案闪闪发光;茜柳村和大星村则为孩子们提供了“法治剧本杀”角色扮演和艺术创作的空间。
凤桥镇暑期公益服务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强大合力。目前,全镇已形成“党群服务中心牵头、家社共育、社会力量参与”的良性模式,确保暑期课堂“办得成、办得好、可持续”。在师资保障方面,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以“党组织共建”为纽带,整合多元力量组建“专业讲师团”。团队中既有社工、非遗传承人、退休教师等“固定师资”,也有返乡大学生、流动党员、律师、医护人员等“志愿力量”。
社会资源的深度整合,让服务实现提质增效。如今,凤桥镇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孩子们暑期的快乐驿站。从单纯的“托管看护”升级为“多元赋能”,从“单个活动”发展为“品牌建设”,凤桥镇以党建为引领,用贴心服务守护孩子成长,用文化力量滋养乡土未来,让这个夏天成为孩子们难忘的成长历程。
上一篇:安全知识入童心
下一篇:让经营主体退出不再“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