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当前,在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卡拉脚乡二普鲁村的高原之上,一场由民营企业助力的民族地区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如火如荼推进。随着鹌鹑产业的蓬勃兴起,这片土地焕发出盎然新生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盛景图徐徐铺展。
而这背后,是四川眉山市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产业援藏,为企业与藏区乡村架起合作桥梁,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能。
精心组织,企业助高原托起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眉山市工商联通过前期调研,了解金川县卡拉脚乡二普鲁村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四川九升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简称“九升公司”)投身这片高原土地的振兴事业。通过多方协调、精心组织,九升公司与二普鲁村达成深度合作、建立现代化养殖基地,为藏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金川县卡拉脚乡二普鲁村鹌鹑养殖基地,地处海拔2935米的高原。不仅是四川目前海拔最高的鹌鹑养殖基地,更承载着“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发展使命。基地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480万元。九升公司将现代化养殖技术、成熟管理体系与广阔市场渠道“打包”输送至二普鲁村。专业团队常驻基地,为当地带来了标准化棚舍建设、科学喂养以及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彻底改变了当地传统养殖“小而散”、抗风险能力弱的局面,为当地鹌鹑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根基。据测算,2025年,基地预计产出鹌鹑成品20万羽,鹌鹑蛋5200万枚,有机肥1000吨,销售额有望突破1200万元。
“支部+企业+农户”促“强村富民”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冲在致富一线”,二普鲁村创新推行的“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成为联农带农的核心纽带。村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10余名党员率先掌握智能化养殖技术,带动农户发展分散养殖。
九升公司负责基地运营与产品回收,形成稳定产销闭环;同时,通过资产租赁、有机肥分红、劳务协作三大渠道,构建起“租金+薪金+股金”的多维增收体系。
这一模式成效显著:村民经技术培训从“体力工”转型“技术农”,基地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带动群众人均年增收超1000元。政企农三方联动,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藏区百姓。
产业链为桥,探索高寒地区振兴新路径
产业合作的意义远不止于经济层面,眉山民营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与资金,更有先进的发展理念与市场思维。基地依托企业进一步做响金川“白鹤山下·雪山鹌鹑”区域品牌,积极拓展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等新业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大力推广种养循环模式,鹌鹑粪便经处理转化为有机肥反哺周边农田,实现“养殖—种植—再养殖”生态闭环。
从技术赋能到理念革新,从单一养殖到全链发展,二普鲁村的鹌鹑产业已成为民族团结的“连心桥”、共同富裕的“助推器”。眉山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引导民企探索产业援藏新路径,让更多“眉山智慧”与“眉山力量”助力藏区乡村振兴,共同绘就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谭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