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病种付费!你的医保有这些新变化→
创始人
2025-08-19 22:52:40
0

为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我国将为医保按病种付费建立病种分组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

我国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药品、耗材、服务项目用多少结算多少,这种结算方式容易滋生“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

为了规范医疗行为,自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以按病种付费为抓手,开展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所谓按病种付费,即通过历史数据测算,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组,对同组患者确定相似的费用标准,由医保部门“打包”支付给医疗机构。

经过六年时间,目前,病种付费实现了从试点到扩面,从地方探索到国家统一,基本实现病种付费覆盖全部统筹地区,付费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在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病种分组动态调整预期不足,各地配套措施建设不平衡,地区间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差别较大等。

为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政策设计,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办法》,更好地指导地方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工作。

记者了解到,《办法》以“全国统一、上下联动”为目标,从总额预算、分组方案、核心要素三方面构建标准化框架。

规范总额预算管理方面,要求合理编制支出预算,在此基础上确定按病种付费总额,强调总额预算的刚性。

规范分组方案制定和调整方面,明确分组方案的制定主体、分组框架、数据和意见支撑、调整内容等,原则上要求分组方案两年调整一次。

规范核心要素和配套措施方面,厘清了权重、费率、支付标准等内涵,要求核心要素确定中医保部门要与医疗机构充分协商,达成一致。

此外,《办法》还明确将按病种付费相关要求纳入协议管理,加强改革成效监测评估,强化基金监管,完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等,提升按病种付费的标准化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医保支付改革从“规模扩张”转向“精准调控”。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强化数据治理、建立协商机制,政策设计既减小了地区间管理差异,又赋予医疗机构更多参与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破解发展难题 激发内生动力 (来源:法治日报)转自: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对中小企业...
“CT扫描”金融纠纷 “数智”... (来源:法治日报)转自: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申东  “本案由法官刘巧燕法治指导,人民调解员王红燕主...
本市征集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储备课... (来源:千龙网)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昨(19日)起公开征集国产高端科学仪器验评推广储备课题,面向...
多部门出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李恒)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19日发布的通知,聚焦提升家庭医生签约...
男孩迷路走失 警方接力找回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祁宗珠)“感谢你们的接力寻找!”8月18日,西宁市民才女士和家人前往3个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