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孙珩力
8月7日夜,暴雨肆虐榆中大地,山洪侵袭百姓家园,众多受灾群众在风雨中陷入困境。与此同时,浦发银行榆中县支行正值改制,面临巨大挑战。
双重压力下,榆中县支行的一群青年站了起来,他们带着无畏与担当,迅速集结成一支青年突击队,在金融服务的战场上日夜奋战。
他们,用青春的力量守护着金融阵地,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与希望,为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筑牢了坚实的金融防线,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青年的壮丽篇章,彰显着新时代新青年的热血与担当。
双线作战保民生
灾情发生时,浦发银行榆中县支行正处于“村行”改“支行”的关键时期,大量客户急需更换银行卡,业务量巨大。
面对突发的洪灾,该行果断决策,迅速成立了由25名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员工组成的青年突击队。
他们分成应急保障、信贷服务和技术支持三个小队,既要保障支行改制升级的顺利推进,又要全力支援抗洪救灾工作,开辟了“双阵地”战场。
“成立青年突击队的初衷,一方面是支援抗洪救灾工作,另一方面是支持支行的改制升级工作,我们可以说是双阵地作战。”该行负责人赵东介绍,这些青年突击队成员原本就参与着村改制工作,洪灾来袭后,他们又迅速投入到了抗洪救灾的金融服务保障中。
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每天早上9点就开始忙碌,一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能下班。
“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全力以赴为客户提供服务。”赵东表示,最初换卡业务量每天只有五六十张,但随着工作的推进,现在每天接近160张。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队员们不断优化流程,使得业务办理秩序井然,效率大幅提升。
“我们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开会,研究当天遇到的共性问题,不断优化流程。”副行长、青年突击队队长杜淳録如是说。
面对巨大的换卡业务,青年突击队通过优化流程,将换卡业务的办理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兰州分行也为榆中县支行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相关业务,确保金融服务的高效畅通。
贴心关怀暖人心
“14号,我们的业务量达到了896笔,而且还在逐渐递增。”运营主管、青年突击队成员李娜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他们不仅提供提前预约服务,对于到达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客户,即使超过了对外公布的营业时间,也会正常受理。
期间,他们在大厅为客户准备了水、饮料和小零食,让客户在办理业务时感受到贴心的关怀。
此外,他们为一些因洪灾无法到营业大厅办理业务的客户提供了上门办卡服务,而这一重任,依旧由青年突击队承担。
“这些客户因受灾等其他原因,无法到银行办理。我们就派专人上门服务。”大厅柜员、青年突击队成员赵萌介绍,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提供全天候服务。
“我们提前一天从库里把卡找出来,第二天带着设备上门为客户办理。”
在一家面食店,记者见到赵萌时,他们已经为该店的10名员工办好了换卡业务。
“我们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去大厅办理,没想到银行主动联系我们,上门给大家办了卡。”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保障了大家的工资可以按时打到卡上。”
“虽然上门办理的流程和在大厅办理有所不同,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方便客户,节省他们的时间。”赵萌如是说。
几天来,在抗洪救灾的金融保障和支行改制升级的双重压力下,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几近“累趴”,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坚守岗位,日夜奋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的担当和责任。”赵东说。
青年先锋显担当
记者了解到,杜淳録驻扎在银行,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
作为队长,杜淳録不仅需要统筹协调整个突击队的工作,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要保障金融服务的顺畅,还要确保每一位客户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同时还要关注队员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需求。”
他的坚守和付出,为整个团队树立了榜样。
“我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客户能够顺利办理业务,觉得一切都值。”杜淳録如是说。
李娜作为运营主管,她的工作压力同样巨大,“我不仅要负责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的业务问题。”
她深知,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客户的体验,因此她和队员们不仅要耐心接待每一位客户,还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而作为柜员的赵萌,她和同事们每天都要为大量的客户办理换卡业务,同时还要确保每一笔业务的准确性。
她说:“每天跑好多地方上门办业务,很累,但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顶得住。”
这些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虽然平均年龄只有28岁,但他们却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担当。
他们,用青春的汗水,为抗洪救灾和支行改制升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先锋”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