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志愿服务队参加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承办的“科普那达慕”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问答竞赛+现场互动+专家宣讲”的多元科普形式,呈现了一场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知识盛宴。
活动现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科普专家开展气象科学知识宣讲,以《云端“活水”这样来》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原理。讲解中,气象专家借助海绵道具,生动展示人工增雨的自然条件,结合图片案例介绍人工增雨作业的设备,以及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森林消防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活动期间,气象科普志愿者为公众发放气象科普宣传折页,结合汛期特点向大家讲解暴雨预警信号识别、雷电避险要点、低洼地带防汛措施等实用知识,提醒大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安全防范。同时开展科普需求问卷调查,收集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具体需求,为后续精准化科普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据统计,本次活动吸引10000余人参与,通过奔腾融媒全程视频直播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有效扩大了科普覆盖面。气象科普宣讲提升了公众对气象科技的关注度与认知度,也提升了公众运用科学知识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
(作者:李云逸 高菲 高子蕴 责任编辑:闫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