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将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作为建强基层班子的重要保障,聚焦“选、育、用”关键环节,构建社区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着力锻造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为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校准“选拔链”,蓄足源头活水
官渡区坚持“政治过硬、结构优化、渠道多元”原则,夯实社区人才储备底盘。通过一对一谈话、蹲点调研等方式,动态掌握青年人才思想动态,重点摸清社区干部后备力量储备情况,确保选拔对象政治底色纯正。在选才渠道上,以青年人才为重点选拔城市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将网格员纳入选拔范围,通过“转身份、提待遇”激发队伍活力。同时,鼓励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等回引优秀人才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壮大“领头雁”队伍。建立常态化补充机制,根据社区需求动态调整人员配置,实现“人岗相适”。
优化“培育链”,厚植成长沃土
围绕“一专多能向综合全能”目标,官渡区构建三级培育体系。导师帮带传本领,由各街道科级领导、社区“名书记”等组成“N+1”导师团,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成长路径,累计开展一对一指导300余次。擂台比武强能力,矣六街道连续两年举办青年人才擂台赛,聚焦产业园区服务、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实地调研+轮流主讲”活动,以“三看三比”(看实绩、比担当,看创新、比突破,看口碑、比服务)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精准实训补短板,组织村改居社区人才赴安宁、晋宁等地研学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验,城市社区人才对标小街、石虎关等标杆社区开展现场观摩,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
延伸“使用链”,激发干事活力
官渡区坚持“在实践中识人、在岗位上用人”,将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征地拆迁等一线作为青年人才历练的“试金石”,结合调研摸排、履职评价和平时掌握情况,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评估,在社区“两委”职位出现空缺时,对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按照社区干部选任程序选进班子,为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备干部提供机会和平台。目前,调整9名优秀青年进入社区“两委”班子。鼓励支持优秀社区后备干部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和全省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让实干有甜头、事业有奔头。
上一篇:跟着QFII淘金A股!阿布达比投资局二季度持仓曝光,这三家公司获重点关注
下一篇:健民集团A股股东户数增加3855户增幅29.30%,流通A股户均持股9011.2股降幅22.66%,户均持股市值35.33万元降幅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