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叔叔,我不告爸爸了
创始人
2025-08-19 18:39:18
0

“法官叔叔,我不告爸爸了。”当8岁的诺诺说出这句话时,家事法庭里的空气仿佛都柔和了下来。这起看似普通的抚养费纠纷背后,是一个孩子对亲情的渴望,也是西安鄠邑法院用调解守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生动实践。

一纸诉状下的亲情困局

2023年,诺诺父母离婚时约定,父亲每月支付抚养费2500元,当年费用需在8月底前一次性结清。但2025年过半,父亲仅支付12500元,仍有17500元未履行。眼看诺诺的学费、画画班费用没了着落,母亲带着孩子走进了法院,起诉状上的“被告”一栏,写着孩子最熟悉的“爸爸”。

法官的调解智慧:

既要法律,也要温情

受理案件后,承办此案的谢鹏法官没有急于启动庭审程序,而是选择调解。他深知抚养费纠纷不仅是金钱问题,更关乎孩子成长中“父爱不缺位”的情感需求。

调解前,法官做足了“功课”:向父亲详细释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的规定,并展示了诺诺的画作——那幅画里,爸爸的身影被画成了半透明的轮廓,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想爸爸”。

“孩子要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爸爸的关心。”法官的话让父亲红了眼眶。原来,父亲因近期生意不好,资金周转上有了一些问题,“我不是不想给,是真的拿不出钱,不然绝不会让孩子受委屈……”

换位思考后,隔阂化解

“法官,这是我向朋友凑的8700元,让孩子妈先把学费交了,剩下的钱等我这边周转过来了,就给他们转过去。”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拨通了法官的电话,第一时间将给孩子的抚养费送到了法院。

“法官,也是因为平常我和孩子爸都忙,所以没有及时了解到他现在的情况,昨天孩子悄悄跟我说,他其实只是想让爸爸有空了多陪陪他,所以我们都不想告了......”在充分换位思考和孩子纯真的话语下,最终母亲也同意了父亲先给一半抚养费,剩下的分期给的方案,并自愿撤回起诉。

“谢谢你们,不仅帮我们要回了钱,更保住了孩子心里的‘光’。”离开法院时,母亲对法官说道。(文中当事人名字系化名)

法官寄语:

法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从来不是简单的“判输赢”,而是用司法的智慧让责任归位、让爱回归。

当“我不告爸爸了”从孩子口中说出,当拖欠的抚养费变成“看得见的爱”,司法的力度,不仅在于法律条文的威严,更在于守护每一个孩子成长路上的温暖与希望。

这正是法院对未成年人最坚实的守护——让法律成为后盾,让调解充满温度,让每一份成长都不被亏欠。

编辑:赵佳欣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风韵出行福州公益助学:为奋斗者... 福州新闻网8月19日讯(记者 谢敏 实习生 周文杰 文/图)爱心传递,温暖榕城。8月19日,“希望同...
生万物:宁绣绣不自量力成笑话,... 看完第18-20集,宁绣绣再次刷新我的认知。她有一种看似聪明,实则不自量力的割裂感。第18集,费左氏...
东杰智能:筹划控制权变更 8月... (来源:银柿财经)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20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
瑞昌国际控股(01334)发盈... 瑞昌国际控股(01334)发布公告,集团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本期间)取得亏损净额约...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