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跨国贸易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其中整体出口同比增长7.2%,远超市场预期。来自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市场的订单,正逐步填补部分传统市场的空缺。
今年以来,我国在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持续发力——优化海关通关流程、扩大自贸试验区覆盖范围、完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退税与结汇机制、推广跨境“单一窗口”系统,让企业从下单到收款的链路更短、速度更快、风险更低。政策和市场双重推动,使得跨境支付又成为关注焦点。
跨境支付,是国际贸易的“金融高速公路”。没有它,订单无法快速落地,资金无法高效回流,企业就很难灵活应对全球市场的变化。尤其在出口增长、海外客户多元化的背景下,跨境支付的效率、安全与合规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这一赛道上,不少支付机构加速布局。作为行业头部的数字支付服务商,拉卡拉已构建了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收付网络,服务对象涵盖跨境电商、传统贸易、出海品牌以及海外零售终端。2024年,公司跨境支付服务商户超过12万家,全年跨境交易额达492亿元,同比增长14%,今年一季度,拉卡拉跨境商户规模与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增长分别达76%和85%。
目前,拉卡拉支持全球主流跨境平台收款、传统 B2B 贸易款收付,并支持连锁零售、餐饮等出海企业本地收单,业务覆盖超10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37个币种,全面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商业浪潮中站稳脚跟。
除了现有业务,拉卡拉也正在探索更前沿的跨境支付模式,包括积极响应国家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政策号召,持续深化与国际卡组织的合作,不断强化跨境支付“收、付、汇”三大能力,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创新应用,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服务的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跨境支付赛道的竞争,已经从“能不能收款”进入到“谁能收得更快、更安全、更合规”的阶段。出口回暖带来的订单增长,对支付服务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保障资金流动的时效与安全,又要符合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合规要求,还要帮助商户降低外汇与结算风险。
随着全球贸易结构的不断演进,跨境支付的角色正在从单纯的资金通道,升级为连接市场、促进交易、优化经营的综合服务枢纽,成为企业全球化运营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在这一趋势下,拉卡拉持续拓展跨境业务版图,完善全球收付网络,强化本地化交付能力,探索数字人民币等在跨境支付中的创新应用,希望成为中国企业“卖全球”的可靠伙伴,让资金和机会在国际间流转得更稳、更快、更智慧。
编辑:侯宜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