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央企引领产业兴疆 业内人士共话产业融合新未来
创始人
2025-08-19 14:47:06
0

新华财经北京8月19日电(记者沈寅飞)当前,国资央企正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战新产业发展,锚定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塑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抓手,以“融”塑链,夯实产业链供应链根基;以“合”赋能,培育良好产业生态。

当政策东风、国企动能与边疆机遇叠加,曾经沉寂的厂房如何被重新“点亮”?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如何迈出坚实步伐?

近日,第十二期“现代新国企”研讨会在新疆伊犁举办。研讨会主题为“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国资央企引领产业融合暨产业兴疆协同发展”,同期举办了“产业兴疆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文体旅产业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与可持续发展”3场平行分论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国资央企和地方企业代表等共话产业融合新未来。

国家文物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励小捷认为,目前央企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情况总体向好,势头强劲,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形成了文旅融合的综合效益,也呈现出多层次开发、多样化利用的局面。老厂房和在用工厂秉持融合思路,以用促保,与新经济同频共振。

在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关键环节,理念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过程不是机械叠加,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要让科技为人所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翟惠生表示,国资央企讲好产业融合的故事,要从真实需求出发,回到生活的实效中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说,要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制造体系与生态效益双赢,并推动内地产业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同时,建立国有企业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整体评价注重“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具体评价要“因企制宜”,既保证长期使命的稳定性,又兼顾具体战略任务动态性。

据介绍,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高效推进供需对接,带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1家中央企业牵头建设的24个创新联合体有序运营,86家中央企业带动800余家国企民企、高校院所推进1000多个项目,190项成果实现应用推广。在全国各地,国资央企正以“合”赋能,为产业生态涵养培育提效,畅通产业循环,促进共荣共生,实现互利共赢。

如中国绿发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体现为“牵头2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1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的硬核动作。中国绿发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孙文燕介绍,中国绿发与中国科学院等联合成立7家科技型企业、3家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组建绿发高科公司,搭建战新产业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体系。

再如,山东土地发展集团的“西北战略”已经全速起跑。“通过空间重构、产业重整、机制创新等路径,统筹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治理、文化润疆工程、现代产业导入与新时代连队建设,探索师市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团场资源要素和产业的经营模式,打造三产融合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兵团样板。”山东土地集团董事长李波在发言中称,公司重点培育“农畜产品种养加工融合产业链”“现代农机智慧服务融合产业链”和“红色农文旅融合产业链”三大融合支柱产业链条,树立新时代团场振兴示范样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从万顷光伏到戈壁基站,从一粒文冠果到一架无人机,国资央企用“因地制宜”的策略,回答着“新质生产力如何落地生根”的时代之问。

“中国绿发新能源大基地项目两期总规划装机容量2230万千瓦,涵盖光伏、风电等。”孙文燕表示,一期项目已实现1200万千瓦并网,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若羌、尼勒克、米东等项目连创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项目纪录。中国绿发用“高质量抓好新能源项目建设运营”作答,并将加快打造一批创新领先、安全优质的光伏风电产业园区,全力参与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让“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成为看得见的实景图。

新能源的“新赛道”需要数据“新基座”。在新疆哈密,高耸的升压站与5G基站并排而立,无人机巡检、AI功率预测系统实时运行,正把“新基建”的能量注入一块块光伏板。对此,黄群慧表示,“要推进‘连接+算力+大模型’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

在“十五五”谋划之年,“产业融合”正在成为开启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门的“钥匙”。在众多融合业态中,央企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尤为引人关注。

“目前,我国工业遗产还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总的看还在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广阔。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要有融合的思路,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励小捷认为,要注重挖掘工业遗产的内在价值,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工业遗产的条件属性各有不同,所处的地域环境也各有不同,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刀切、同质化。

“找到新疆之所需,企业为新疆之所需解决问题,企业同时便能赢得发展机遇。”翟惠生建议,政策与决策的关键在于把历史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动能。如何实现这种转化?翟惠生认为,“应该用文化给科技赋能,如果没有人的智慧,科技无法赋能经济。科技是手段,文化是根基。”

编辑:尹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9日氧化铝下跌2.47%,最... 2025年8月19日,氧化铝主力合约跌2.47%,全市场跌幅第4名。Hehson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
迈信林跌1.77%,成交额1.... 8月19日,迈信林跌1.77%,成交额1.79亿元,换手率2.20%,总市值80.83亿元。异动分析...
科前生物涨1.50%,成交额1... 8月19日,科前生物涨1.50%,成交额1.07亿元,换手率1.31%,总市值81.90亿元。异动分...
西餐厅服务员实习报告3000字... 一、实习岗位与内容  1、餐前准备:每天开工前都要确保头发、着装的整洁,并保持个人卫生;在进店上岗后...
赛诺医疗跌2.56%,成交额3... 8月19日,赛诺医疗跌2.56%,成交额34.81亿元,换手率19.51%,总市值168.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