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经历30天连涨,一度冲上此前15倍股价的上纬新材官方就近期股价交易波动发布风险提示,称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近期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已严重脱离公司目前的基本面情况,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公告部分内容截图公告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仍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
目前,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近期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已严重脱离公司目前的基本面情况,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公告还表示,截至目前,收购方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不存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纬新材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计划,不存在关于上纬新材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
据悉,2025年7月,明星具身智能企业智元机器人以约21亿元分三步收购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约67%股权,取得控股权,被市场视为规避借壳红线、曲线登陆A股的“准借壳”运作。消息一出,上纬新材股价连续多日“20 cm”涨停,半月内涨幅超13倍,连涨30天后股价一度飙升至15倍,引爆机器人板块行情。
目前,外界普遍把上纬新材视为智元机器人的“壳资源”,主要基于四点:其一,上纬新材收购前总市值仅约30亿元,是科创板体量最小的公司之一,具备典型“壳”特征;其二,公司主营高性能树脂材料,与智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缺乏直接协同,剥离难度低;其三,智元通过协议转让叠加部分要约收购,合计将取得63.62%股份,实现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其四,尽管智元承诺未来12个月内无重大资产重组,但市场预期36个月后可能启动资产注入,从而完成借壳闭环。
但若按法规的严格定义,它还不能被直接称作“壳公司”。
原因在于,借壳上市需同时满足“控制权变更、资产注入、主营业务改变”三项条件,而上纬新材目前仅完成了控制权转移,尚未出现资产注入与主业变更,因此智元方面也在公告中否认了“借壳”一说。
综合来看,上纬新材如今只是智元储备的“壳资源”,而非已经完成借壳的“壳公司”。最终能否坐实“壳”的身份,仍取决于智元是否在未来把核心资产注入其中。
截至8月19日下午发稿,上纬新材股价跌7.93%,报89.66元/股。
上纬新材股价走势 同花顺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