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若想“减一减”,社区治理不妨多做一些“加法”
创始人
2025-08-19 14:06:30
0

(来源:上观新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构建系统化健康管理新生态,可以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筑牢健康基石。

「加强“健康守门人”功能」

目前,基于全市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0余个服务站,“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步建成。下一步,可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设备水平,如实现社区“四件套”(CT、移动DR、肺功能检测仪、心脏超声)全覆盖。

近年来,上海正在加快“三中心二诊室”(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中心及口腔诊室、门诊手术室)全覆盖步伐。“十五五”时期,可进一步推动基层机构增设老年康复床位和家庭病床,建立“社区老年健康小屋”,提供失能预防训练与认知障碍筛查服务。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数据显示,全市约3.7万名家庭医生服务1120万居民,签约率达到45%,重点人群签约率超82%。下一步,家庭医生服务要面向全体居民,建立长期、稳定、可信赖的健康管理关系,整合体医融合、医养结合等资源,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职能。

「从理念转型到行为干预」

2024年,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09%,创历史新高。“十五五”时期,有必要加大对高危人群、老年人、儿童、流动人口等群体的健康教育力度,进一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健康理念的深度渗透和全民参与。

数据显示,上海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上升趋势。2024年,上海启动“体重管理年”,针对孕产妇、儿童、职业人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群体提出科学指导和干预措施,各大医院整合资源开设多类型体重管理门诊。

下一步,在社区层面可多做一些“加法”,如建设更多智慧健康驿站、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深入布局市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和健康主题公园,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健身休闲场所,进一步助力“体重减一减”及慢性病防控。

在此基础上,还可积极探索完善“健康融入万策”机制。制度层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估机制,将重大政策、规划实施前的健康影响纳入法定程序,并明确健康教育和素养指标的刚性要求;数据层面,建设“健康云”平台,整合医疗、医保、体育等多源数据,借助人工智能实现高危人群的早期预警与精准干预。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婷)

原标题:《体重若想“减一减”,社区治理不妨多做一些“加法”》

栏目主编: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周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石药集团(01093):度普利... 石药集团(01093)发布公告,本集团开发的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该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
南钢股份(600282.SH)... 格隆汇8月19日丨南钢股份(600282.SH)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89....
郑州 | 9月19-21日 并... (来源:并购交易师)    当前,“新国九条”引领“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
惠民:精细化预报预警 全力应对...   8月15日至18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过程累计最大降水量达91.1毫米,最大...
地方政府三忧,企业营商三盼,如...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CFIC导读◆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职能权限、政策衔接方面存在三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