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防报)
近日,中央宣传部、全国双拥办、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拥军人物”,8名个人和“拥军老阿妈”集体光荣入选。品读这些感人故事发现,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既是双拥在新时代的传承,又是当代拥军人学习践行的榜样。
家国情怀,是一种对脚下土地的深情大爱,至真至纯、无私无我,展现的是至高的精神境界。这些“最美拥军人物”正是怀有这样深厚的家国情怀,将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融入到平凡岗位、转化为日常行动。他们有的倾力推动建展馆开课堂,有的动员社会力量服务退役军人和军属就业创业,有的积极践行文化拥军、科技拥军,有的激励引导青年从军入伍……他们满腔热情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练兵备战,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在恢宏的新时代乐章中,每个人都是灵动的音符。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爱国就要拥军,拥军就是爱国”,安徽黄山退休干部姚华亮秉持“红色事业代代传”,把“让更多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终生使命,拿出自家民居打造红色文化展览馆,深入社区、乡村和学校进行国防教育宣讲。江苏南通爱国拥军爱心驿站站长张志光将拥军服务与社会公益紧密结合,设立南通首个个人拥军基金、开办当地首家爱心粥店、创办“南通56军创园”,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氛围。他们把个人梦想融入祖国需要,视拥军为事业、为责任、为追求,尽己所能发光发热。
拥军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对子弟兵、对部队、对国防保持最朴素也最深厚的大爱,懂得他们肩上的重量,珍视他们守护的安宁。在西藏亚东县,3位心系边防战士的藏族阿妈40多年风雪兼程,为坐落在海拔4000多米的詹娘舍哨所,送菜送信送快递。这种爱如同高原格桑花,纯粹而美好。广西东兴市万尾民兵哨所哨长刘华强扎根南疆哨所,配合部队完成多次联合巡逻任务,排查走私信息、拦截非法越境,用朴实行动传承心中大爱。事实表明,当每一个普通人都愿意为国防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这份爱便会汇聚成磅礴的力量。
拥军从来不是一时的兴起,贵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难在年复一年的坚守,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吐尔地·吾斯曼的父亲曾守边55年,30多年前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护边重任,成为新疆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一名护边员,每周巡逻两次数十公里的边境线,其间要穿过两条河流、4个山口、12道山岭,尽管困难重重,但他执着坚守。湖南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烈士陵园护陵员石进华,数十年如一日,为烈士擦碑扫地,组织当地群众祭扫、保护烈士陵墓和红色历史文物,广泛宣讲“通道转兵”等红色故事。这份坚持,从来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是每个平凡日子的持续付出,最终在时光的淬炼中成为新时代“最美”的风景。
厚植家国情怀,方能筑牢爱国之基;播撒拥军火种,才能凝聚强军之力。让我们携手共进,让拥军之花在祖国大地竞相绽放,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罗 优、东 阳)
(中国国防报 2025年8月19日第二版)责任编辑:宋艳华
下一篇:于鸿庆同志,被追认为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