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评 | 中达安收购“夭折”背后:业绩承诺落空,信任危机待解
创始人
2025-08-19 13:17:49
0

每经评论员 杜宇

8月18日晚间,中达安(SZ300635,前收盘价:14.55元,市值:20.39亿元)的一纸公告,让其终止收购山东留侯信息化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留侯)100%股权的消息成为市场焦点。从今年2月底双方签署补充协议、约定新的业绩目标,到如今不到半年便宣告收购终止,这场收购的快速“夭折”不禁让人对中达安的决策合理性、公司治理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战略产生诸多疑问,市场信任危机也悄然浮现。

回顾收购历程,2024年8月,中达安拟以550万元收购山东留侯,彼时双方对2024年至2026年的净利润作出约定。然而,到了2025年2月,双方又通过补充协议,将业绩承诺时间区间修改为2025年至2026年,且大幅提高了业绩目标,要求山东留侯2025年、2026年经审计后净利润均不低于150万元。彼时,中达安还信誓旦旦地表示,签订补充协议有助于交易顺利推进,不会对公司整体业务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谁曾想,仅过去半年,中达安便以山东留侯原股东明确表示无法完成2025年净利润150万元的约定为由,宣布终止收购,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山东留侯的业务经营情况似乎出现了变化,导致其原股东无法完成约定的业绩目标。但这种变化是突发的还是早有端倪?中达安在收购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对山东留侯的经营状况、市场环境、潜在风险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评估?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解答,那么中达安的收购决策就难免让人质疑其合理性。

笔者认为,面对收购终止带来的市场信任危机,中达安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信心。一方面,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对此次收购终止的具体原因、决策过程、后续处理措施等进行详细、准确的披露,让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消除市场的疑虑和误解。另一方面,公司需要对内部的收购决策机制进行全面审视和优化,加强对收购标的的尽职调查和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应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关注市场环境和标的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动力涨2.30%,成交额93... 8月19日,智动力(维权)涨2.30%,成交额9308.71万元,换手率4.37%,总市值29.03...
泰和科技跌2.16%,成交额3... 8月19日,泰和科技跌2.16%,成交额3.56亿元,换手率10.42%,总市值54.54亿元。异动...
南威软件跌0.96%,成交额2... 8月19日,南威软件跌0.96%,成交额2.66亿元,换手率3.40%,总市值77.65亿元。异动分...
思瑞浦跌1.38%,成交额4.... 8月19日,思瑞浦跌1.38%,成交额4.62亿元,换手率2.45%,总市值192.62亿元。异动分...
科沃斯跌2.84%,成交额7.... 8月19日,科沃斯跌2.84%,成交额7.81亿元,换手率1.53%,总市值512.73亿元。异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