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网讯 日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法学院“湄”好益嘉实践队奔赴湄洲岛开展以“行见八闽——文化赋能,文旅兴乡”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香火鼎盛的祖庙到古朴厚重的天妃故里,从源流深厚的博物馆到指尖生花的非遗技艺,实践队成员们以青春脚步丈量千年信仰的深度,探寻海岛振兴的文化密码。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在湄洲妈祖祖庙,实践队成员详细了解建筑文物等的修缮保护、活化利用,聆听祖庙宣传科介绍如何构建全媒体矩阵,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妈祖文化。在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实践队员穿过巍峨的牌坊,走进妈祖源流博物馆,通过多媒体互动展示、“实景+影视”、微缩景观技术等方式,了解妈祖文化的起源、传承与发展等,切身感受妈祖精神。
非遗技艺是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队成员拜访了63岁的妈祖信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亚棋,看他以面团为材料,通过揉、搓、捏、刻等技法,制作出金龙鱼、章鱼、海螺等上百种逼真的海洋生物供品;走进妈祖书院,跟随当地传承人学习妈祖花的制作工艺,体验非遗传承的精髓,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妈祖文化如何通过“科技+文化”等多种形式创新传承与发展?实践队成员们走进印象妈祖如意剧场,探寻妈祖文化的多元演绎。他们戴上专属定制的眼镜“灵镜”,通过手势交互实现与舞台实时互动,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妈祖生平故事、感受妈祖文化精神。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大家深刻认识到妈祖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根脉、四海共仰的精神之光。实践队成员将为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