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严打校园“硕鼠”,把纪律延伸至“灶台边”“米袋口”
创始人
2025-08-19 13:02:22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涉案11名食堂员工全部获刑,庭审现场特邀全县中小学校长旁听……近日,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法院审理一起校园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所释放出的零容忍信号引发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餐饮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涉及学生超过2.37亿人。为了保证如此庞大的群体吃饱吃好,需要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冷链运输、分发食用等诸多环节协作,诞生了规模庞大的校园配餐与校园食堂产业。然而,由于产业流程较长,导致一些学校管理制度缺位和监督机制弱化,出现了贪占学生餐费、插手食材招标采购、收受供应商回扣、截留挪用膳食经费等腐败乱象。上述案件,就是11名食堂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自食或销售食堂优质肉制品,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从孩子们口中揩油。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遏制校园“硕鼠”侵害孩子餐盘,根本之道在于更公开透明的流程和更严格有力的监督。从出台法律规定,要求食堂对外承包必须公开招标、信息上网;到印发文件要求,自营食堂的食材查验至少包含学校食品安全员和食堂管理人员集体验收;再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行动,推动大宗食材集中采购……近些年,国家的相关政策始终在朝这一目标努力。在建规立制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在尝试“智治”,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数字食堂”等技术手段,充分挖掘“云监督”的潜力,强化社会监督的力量。

确保校园餐安全,除了依靠监督,也离不开对突破红线者从严追责。校园餐贪腐多呈“小额、高频、持续”特点,这些“蝇贪蚁腐”之所以敢于长期不收手,往往是出于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微小”的违法行为被查到的可能性不大,还有一些管理者对校园餐腐败缺乏重视,疏于日常监管。对此,必须强化问责力度,提升惩处强度,把纪律延伸至“灶台边”“米袋口”。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妨邀请更多中小学校长旁听校园餐腐败案件的庭审,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没有终点。针对校园餐腐败,持续动真格、出重拳、管到位,形成监督的便利化、日常态、自觉性,学生吃到的饭菜就会更干净、更健康。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富满微:公司车规级芯片仍在验证...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贵司的车规级芯片是否已通过验证?董秘回答(富满微SZ300671):尊敬的投资...
ETF主力榜 | 1000ET...        2025年8月19日,1000ETF(159629.SZ)收跌0.27%,主力资金(单...
柠萌影视(09857):翻拍的... 柠萌影视(09857)公布,由柠萌影视及旗下柠萌国际出品、制作、发行的根据集团在中国自主拥有的知名电...
主题花坛亮相   今天,长安街沿线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花坛亮相,市民与游客纷纷...
飞沃科技跌2.62%,成交额1... 8月19日,飞沃科技跌2.62%,成交额1.99亿元,换手率11.45%,总市值29.02亿元。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