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下午,上海徐汇区三季度稳增长专题调度会议举行。中共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徐汇区发改委汇报1-7月经济运行分析和三季度调度工作建议,徐汇区政府领导郑长林、罗华品、邓大伟、魏兰、陈勇和相关部门分别发言。笔者注意到:曹立强强调“要想尽一切办法,拿出超常规的力度,确保完成增长目标;要落实用好国家和市级政策工具,密切跟踪后续政策动向,切实发挥撬动作用”。
在此之前的7月30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在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代表区人民政府报告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华主持。王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推进“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笔者尤其注意到的是:王华区长强调——徐汇区政府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深化实践探索,举全区之力向全国人工智能高地迈进,为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徐汇范例。而在关于经济稳增长方面,”区政府将紧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年度目标,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强招商营商,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同时是人大代表们的共同愿景!
为此,笔者对正在集聚新质生产力的徐汇区虹梅街道进行了专题调研。徐汇区人大代表暨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震青就告知笔者:7月24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上海元宇宙场景应用案例推广集(第一批)》。应用案例围绕工业、医疗、教育、文旅四大重点领域,具备技术领先性、场景普适性和社会价值。目前,上海在元宇宙产业链布局上持续完善,已构建起涵盖终端硬件、基础工具到应用独角兽的系统化生态体系。同时上海积极实施“场景驱动”战略,累计开放重点场景超100个,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800余家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同月,徐汇区推出元宇宙街区,举办“元界嘉年华”活动,通过联合本地游戏企业,打造“IP生长型生态街区”,拉动新型“二次元消费”。其中“虹梅街道已形成数字经济、元宇宙等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更新项目“。那么,街道辖区内领军人物如何考量呢?
对此,虹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海君和虹梅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王娟萍热情接待中,向我推荐了两位既是行业领军人物、又是徐汇区人大代表。一位是商汤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副总裁骆静;一位是上海鹰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明瑞,因为目前徐汇区正在全力打造漕河泾元宇宙街区,其中游戏产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的源泉,鹰角在其中有很多积极的参与和建设性贡献。这两位人大代表暨企业领军人物,我之前就有比较多的了解。如骆静就是今年刚刚当选的上海市人大代表,其行业影响力辐射华东;而李明瑞在去年底就对行业做出准确预测。
这回,骆静代表坦然告知:“在仔细听取徐汇区政府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后,我了解到全区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关于代表、委员关注五大问题的回复(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经济稳增长、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城区治理)。这些年来,徐汇区以制度创新释放市场活力,以科创生态厚植产业优势,以重大项目夯实经济底盘,以民生工程筑牢宜居环境,打造了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案例。近期国务院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再有约150天,十四五即将收官,发布会指出:这五年,遇到的困难问题比预期的要多,取得的成果成效比预期的要好。而徐汇区相关经济数据同样稳中有进、成果喜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同比增长9.0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规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骆静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作为一个市民,我能切身感受到徐汇经济回升向好,徐汇滨江夜间经济充满人间烟火,成为年轻消费者新去处,期待未来成为世界级消费目的地“。而虹梅街道辖区内的”漕河泾聚焦数字文娱企业优势,并积极向具身智能前沿领域拓展,AI校友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有你创等高质量孵化器相继落地,科创活力愈发彰显。同时,建设上海产训融合技能发展中心漕河泾分中心建设,积极参与‘稳就业提技能助创业’政策落实“。她还告知:2023年以来,徐汇区全力抢抓大模型发展机遇,市区共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获评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并入选上海品牌,带动全区集聚大模型企业580余家,备案大模型50个、占全市61%。仅一年多,模速空间总营收已超10亿元。目前模速空间不断新增外延载体矩阵,正在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高成长企业、高能级项目,成为全球最大AI孵化器,支持徐汇向全国人工智能高地有序迈进,为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徐汇范例。在‘一老一小’重点领域,徐汇区总工会也组织了26个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暑期了解徐汇机构、企业,近距离接触了解各行各业,树立热爱劳动的积极价值观。26个实践基地之一,我们也会积极向徐汇区学生传达AI知识和AI向善的精神”。而“在人大平台促成下,我作为代表和科技企业工作者,与同事一同参观了解虹梅街道最大居民社区的华悦家园,看到了徐汇长者生活的丰富多彩,社区工作的深入和全面覆盖,七一、八一等重要时间点都会组织老年人参与活动,慰问老党员、老军人,传递关怀传递温暖。近日我参加上海市民政局和徐汇区共建的‘AI养老创新实践区’发布活动,了解到‘特殊困难老年人360关爱科技服务平台’‘虚拟护理机器人研发项目’‘养老机构安全监测智能安防系统’等十大应用场景,也作为‘揭榜挂帅’企业向市区民政系统、养老机构、科技企业介绍了自身研发的具身智能平台,以及未来AI+养老应用计划”。
面对当下发展热潮和行业潜力,骆静同时很冷静地表示:“我们也面对瓶颈与挑战,例如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任务艰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需要久久为功。建议徐汇区能支持关注模速空间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更好发挥徐汇金融属性;如何打造持续的消费增长引擎;拓展文旅创新业态等。作为区人大经济委的一员,同时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一份子,我时刻关注如何通过科技力量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正因此能感受到徐汇始终走在发展前列,让‘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的范例不断涌现,让发展真正可感知、可获得”。
李明瑞则表示:“作为徐汇区人大代表,我认真听取了王华区长所作的《区人民政府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对区政府上半年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区建设、民生保障、治理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充分肯定。该《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工作,数据详实、亮点突出,特别是在经济稳增长、人工智能高地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成效显著。报告提出的下半年五项重点工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体现了区政府抢抓机遇、务实进取的担当精神”。
结合群众关切和部分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李明瑞代表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是抓小、从广地夯实人工智能高地建设。首先,建议强化中小企业支持。从总体来看,当前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以大企业为先导,迅速发展,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初创团队的扶持力度,例如设立专项孵化基金、提供低息贷款,并简化政策申报流程,避免“重引进、轻培育”现象,助力大企业激流勇进,帮助小企业拔节生长。其次,推动场景开放共享: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行动,建议进一步开放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如交通、医疗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多测试场景,加速技术落地。
二是扩大“漕河泾元宇宙街区”影响力和朋友圈。首先,制定相关数字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明确研发补贴、人才引进等配套政策,重点支持原创IP开发、核心技术攻关(如引擎技术、AIGC应用)等。其次,加大中小团队扶持:对中小团队首款商业化产品给予启动资金支持,降低创业风险;优化现有孵化器商业化考核标准,降低中小团队研发周期性压力。再次,支持孵化器业务扎实内容、完善生态:通过对现有游戏产业孵化器提供评级、奖励、补贴等方式,降低孵化器发展成本,专心发掘、孵化高质量数字化项目及IP企业和市民意见,增强规划科学性。第四,联动徐汇其他几个街区,提升联动辐射功能:通过商圈支持、演艺场馆支持,将漕河泾元宇宙街区、徐家汇商业街区和徐汇滨江西岸街区联动起来,形成全区的文、商、旅、体协同发展城市圈。最后,以街区为领,探索全球“城市+游戏”新路径:鼓励相关智库成立,调研全球范围内重点游戏产业城市发展及国际游戏展会情况,为城市打造特色游戏产业提供发展参考,抓住下半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的机遇,将“漕河泾元宇宙街区”的影响力推向全国。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