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1938年4月初,新四军第4支队由皖西霍山县流波碴向皖中挺进,月底即展开于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6月至10月,第4支队在安(庆)合(肥)、六(安)合(肥)公路沿线,以伏击、奇袭战术,积极开展游击战,先后取得了运漕、大小关、范家岗、棋盘岭、铁铺岭、三十里岗等数十次战斗的胜利,共毙伤日军1000余人,俘10人,击毁汽车150余辆,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破坏了日军的运输,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武汉会战。
合安、合六公路伏击战
1938年夏秋之季,日军控制淮南铁路全线后,以长江为轴线,分多路向武汉进攻。驻合肥地区日军一个师团直趋安庆,溯江而上;另一路日军向六安进攻,由大别山北麓进犯武汉,驻合肥地区的日军分别沿合安、合六公路运送物资和人员。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民众抗日斗志,新四军四支队七、八团奉命于安(庆)合(肥)公路两侧,寻机袭击敌运输给养。
9月11日,第七团首先在六合公路上袭击了300余人的日军辎重运输队,激战3小时,歼敌大部,缴获军马6匹、步枪120余支及其他军用物资。次日夜,日军150辆运输汽车自桃溪开往合肥,第七团一营在合肥西乡(今属肥西)花子岗(今花岗)路旁突然发起攻击,毙敌8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45辆,缴获步枪24支、轻机枪1挺、军旗1面、防毒面具12套及其他军用品。9月14日,日军汽车80余辆由合肥开往舒城,第七团部在舒合公路五十里埠处伏击其尾部,炸毁汽车10辆,缴获步枪5支,杀伤日军27人。与此同时,日军10000余人由合肥沿合六公路向六安方向推进,第七团一部突袭其后卫部队,日军仓促应战。此战毙敌14人,伤敌130余人。9月15日,第七团一营在合肥西乡(今属肥西)三十里岗发现有大批日军骑兵露营,立即选派精干小分队潜人日军营区,猛掷手榴弹,炸毁帐篷数顶,杀伤日军近百人,并缴获军马数匹。9月16日,日军40辆汽车由合肥开往桃溪,第七团一营再次在花子岗设伏,截获敌车5辆,缴获汽油150桶及其他军用物资,毙伤日军35人。9月19日,第七团三营在合肥城郊袭击汉奸组织,破坏日军秘密机关数处,缴获长短枪52支、轻机枪1挺及其他战利品。接着,第七团二营又攻下了汉奸武装盘踞的周老圩,缴获100多支枪和大量财物。
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第四支队共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俘敌400余人(其中日军9人),击毁军车156辆,缴获长短枪1400余支、轻机枪17挺,战马20多匹。新四军英勇出击,有力地牵制了日军的西犯行动,配合和支援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作战。第四支队在猛烈打击日军的同时,还积极打击汉奸土匪武装,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中,第七团先后歼灭无为石涧埠、巢湖姥山等地的汉奸土匪武装数百人;第八团消灭了庐江的土匪武装吴可庄部200多人;手枪团应爱国人士舒城县县长陶若存的请求,围歼张母桥、天龙庵土匪武装300多人,活捉匪首罗大纲,为民除害,大快人心。
庐江讨伐战
抗战爆发后,原庐江县县长李治强组织反动武装,勾结日伪,为非作歹,破坏抗战。为扫清敌后抗日的障碍,在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运作下,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撤销了李治强的县长职务,任命进步人士翟宗文接任。李治强拒不服从调动,并拒绝新县长接任。1938年10月初,李治强得知翟宗文前来接任县长职务后,怂恿国民党庐江县党部书记曾谷肠、财务委员马恒甫、商会主席杨致和、四个区区长及反动士绅10余人,联合电呈省政府,挽留李治强。当巢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护送翟宗文行至庐江县城西郊八里岔时,遭到第一区区长夏墅田带领的反动武装100多人袭击。夏墅田指挥队伍把翟宗文一行包围在村子里,并收缴了护送队员的枪支弹药。翟宗文电告省政府,请求新四军第四支队派兵护送。省政府复电同意。
10月5日凌晨,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手枪团、第七团和特务营由无为奔袭庐江县城。部队包围庐江县城后,立即写信给李治强,阐明新四军奉省政府命令护送新县长上任,令其移交,不得抗拒。李治强拒不理睬,并将保安团千余人收拢到城内,企图负隅顽抗。于是,新四军发起攻击,特务营从西关首先突破。接着,第七团一、三营相继从北门和东门攻入城内,展开巷战。经过10小时的激战,第四支队占领庐江县政府,生擒警备司令。李治强化装从南门逃脱。
此战共消灭反动武装1000多人,缴获长短枪2000多支、机枪10余挺,迫击炮2门,子弹20余箱、炮弹7箱、手榴弹10余箱及大批军用物资。新县长翟宗文上任履职。不久,因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和挑拨,省政府以“擅起兵端”为由,免去了翟宗文的职务。国民党顽固派再次夺取庐江的军政权力后,积极执行反动的《防止异党活动办法》,整肃抗日自卫军,阻挠抗日群众运动,致使庐江地区抗日斗争的大好局面被扼杀。 参考资料:《红色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