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马小飞
安全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甘肃作为文旅大省,文旅资源丰富,文旅发展潜力巨大,统筹发展与安全至关重要。我们要将安全生产与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健全安全责任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明确文旅系统各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强化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将安全生产纳入干部履职述职内容,把安全生产贯穿业务全过程。坚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把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步规划、部署与推进。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消除监管盲区。加大对景区景点、星级饭店、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的检查力度,尤其要排查建筑物、旅游步道、缆车等设施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文旅生产经营单位(活动场所)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完善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制定完善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加强教育宣传培训。加强游客安全教育。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宣传册、电子屏、广播、入园/入住提示、行程说明会、导游讲解等多种渠道,向游客宣传安全须知、风险提示、应急避险知识、文明旅游规范。在危险区域设置醒目、规范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提示。加强企业安全宣传。文旅生产经营单位(活动场所)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操作流程、工作要求、安全生产重要性等内容,切实提高文旅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讲解安全防护、应急逃生知识,构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工作格局。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要将安全生产培训作为文旅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的必修内容,确保其掌握岗位安全职责、风险辨识、应急处置、设备操作等技能。重点加强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实操能力,开展针对性培训,确保一线人员能快速应对突发安全问题。
严格安全执法检查。聚焦重点领域和环节。针对旅行社,重点检查是否选用合规供应商、包车及游船,是否按规定购买保险、开展安全培训;针对景区,严查大型游乐设施、索道等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维护情况,以及人流管控、应急通道设置等;针对文化场所,如剧院、网吧等,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电气设备使用、易燃物品管理等;针对节庆活动、大型演出,重点检查安全方案、审批手续及应急演练等是否到位。规范执法检查流程,制定统一的执法检查标准和清单,明确检查项目、内容及判定依据,确保执法有据可依。采用“四不两直”等方式,提高检查的突击性和实效性。执法检查过程中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当场指出,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证无资质经营、特种设备未年检运行、消防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形成有力震慑。
防范文旅新业态风险。防范沉浸式体验新业态风险。针对剧本杀、密室逃脱、VR/AR体验等场所,明确消防、用电、场地安全标准,要求经营者定期检查道具安全性,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对参与者进行安全告知,配备应急管理人员,避免因场景封闭、剧情引导导致的意外风险。防范露营、研学等新业态风险。露营地需划定安全区域,远离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点,配备消防器材、急救用品,明确用电用火规范。研学机构要提前勘察路线,筛选合法合规的合作方,配备专业安全员,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安全培训,避免野外探险、户外拓展中的意外。防范低空旅游等新兴项目风险。滑翔伞、热气球、无人机观光等项目,需严格审核经营者资质,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修设备。划定飞行禁区和安全航线,与空管部门联动监测,遇恶劣天气立即停飞,同时为参与者购买足额保险,明确应急救援流程。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文旅生产经营单位(活动场所)应当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实际,根据《甘肃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精神,按照文旅行业有关规定,深入开展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组织专业团队,科学制定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演练制度,针对洪涝、地震、泥石流、火灾等突发事件,通过岗位练兵、桌面推演、专项演练、综合演练等形式,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单位、人员、装备、设施等组织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机制、锻炼应急队伍、提升实战水平。做好应急信息发布。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预警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及时向游客发布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提高游客自我防范意识。建立“叫应叫醒”机制,确保预警直达责任人,响应处置无缝衔接。强化部门应急协同。联合应急、公安、市监、气象、消防、卫健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形成工作合力。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郭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