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文章:别让形式主义捆住科学家手脚
创始人
2025-08-19 08:53:38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项目结题的几大箱档案都弄好了,突然通知我们不合格——订书钉没有用不锈钢的!只能重新装订。”近日,某科研院所研究团队的遭遇引发热议。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为科学家松绑减负,但一些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却愈发“精”“细”,甚至是吹毛求疵。

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经费主要来自纳税人,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既是对纳税人负责,也能保障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然而管理须有章法,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异化为阻碍创新的“拦路虎”。当前一些科研管理过繁过细、形式主义盛行的积弊提醒我们,科研领域促进创新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科研管理的初心是服务、支撑创新。破解当前困局,科研管理部门要主动转变作风,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摒弃僵化的官僚主义与“合规压倒一切”的形式主义,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干扰,让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探索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关键是要给予其更多信任和选择权。为此,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和科研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诚信制度体系建设,对触碰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红线”的违规行为严肃处理,让科研人员知规守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如构建共享信息平台、应用智能审核等,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填报和无效劳动。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员持久的投入,保障科研工作就是保护创新。不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不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耗尽,还需各方凝聚共识、协同努力,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推动低空... 转自:证券日报近日,江苏省、贵州省、四川省、广东省、云南省等多地加码布局低空经济。例如,8月14日,...
“特泽会”后泽连斯基发声:乌克... 财联社8月19日讯(编辑 卞纯)当地时间周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洲领导人会晤后...
千余名川农学子用青春足迹丈量乡... 今年暑假,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千名青年学子奔赴全国26个省市,将课堂延伸至田野乡间、革命老区、民族村...
民进党高雄市厮杀激烈 林岱桦喊... (来源:中国台湾网)转自:中国台湾网  有评论指出,林岱桦被起诉后,外界一度认为高雄初选会由“四抢一...
章源钨业涨2.02%,成交额2... 8月19日,章源钨业盘中上涨2.02%,截至11:09,报10.09元/股,成交2.40亿元,换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