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商业银行杂志)
文|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石景山支行 侯天拓
桨板运动讲究桨频的稳定、力量的分配与重心的控制;而银行业务,同样是一场对细节节奏的精密掌控:开口问候的语气、递交资料的时机、解释条款的速度,哪怕是一个得体的微笑,都关乎服务的温度。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水面上,微风拂过脸庞,泛起的涟漪在桨板四周漫开。我屈膝站定,双手紧握桨杆,一下一下划出有力的弧线。远处城市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而此刻的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只有水波和心跳的纯净清晨。桨板在水面前行,身后的波纹慢慢舒展开去,恰如我渐渐铺展的青春航线。
银行新兵:西装与晨光
几个月前,我还只是校园中背着书包穿梭的学生,如今已换上笔挺西装,站在中国工商银行明亮的大堂里,开启了我的第一份全职工作。清晨城市尚未苏醒,我便早早来到网点检查取号机与ATM是否运行良好,确认预约客户的接待安排。一道晨光落在脚边,厅堂在清晨的光影中渐渐铺展,我也准备好开启一天的服务。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客户服务经理,我的工作看似日常琐碎,却隐藏着不可忽视的责任。在大堂中,我是客户接触到的第一位银行员工:引导、解答、协助、安抚,举手投足皆关乎银行的第一印象。每一声问候、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回应,都是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刚上岗时,我也曾对流程不熟、节奏跟不上而感到焦虑。但短短数周的历练,让我逐渐从青涩走向自如,从局促不安到稳妥应对。
镜头前的思考:王府井的宣传片拍摄记
入职不久,我迎来了一次特别的经历——前往北京王府井,为工商银行信用卡拍摄宣传片。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王府井大街人流如织,我身着整齐工装,站在商圈林立的街头,与摄影团队一道,用镜头记录一位银行新人的风采。
我在镜头前挥舞着广告牌,配合节奏说出广告语。拍摄过程中,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手势都需要反复调整角度与灯光,只为呈现出既专业又亲和的形象。虽然镜头最终可能只有几秒,我却在现场拍了整整一上午。来往行人驻足围观,工作人员不断调试设备,一次次走位、对焦、重拍。那一刻,我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镜头下的自我”,并不仅仅是形象的展示,更是对细节与表达的极致打磨。
这个片段后来成为宣传片中的一部分,当我在同事群里看到自己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熟悉的王府井地标时,内心不禁一阵波澜。对我而言,那不只是一次出镜,更是一次认同感的建立。我以一个新员工的身份,代表工行青年形象站在城市最繁华的街头,那一刻我意识到,责任与荣耀,已悄然交到了我们这一代银行人手中。
水波上的坚持:桨板之于我的意义
我与桨板的缘分,始于一个寻常的清晨。那是我主动选择的一种尝试,也是我人生节奏逐渐确立的起点。
站在水面之上,脚下是不安分的波浪,手中是一支安静却有力量的桨。第一次登板,我也曾摔落,也曾失衡,但当身体与水流达成默契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有些平衡,不在于站稳,而在于愿意不断调整、不断尝试。
从那以后,桨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踏入职场后,尽管工作日节奏紧凑,我仍习惯在休息日驱车前往我常去的河畔。清晨水雾未散,我将桨板轻轻推入水中,踩上去的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只有风、水、阳光和我。
划桨需要专注:眼望前路,身体随水微调,每一次桨落水的角度、力度都必须细细拿捏。也正是在这不断微调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心里的杂念。思绪不再紊乱,心跳与节奏趋于一致,那种内心的安静,是我用任何方式都找不到的。
我喜欢将桨板划得很远,直到岸边的嘈杂完全消失,只剩下风掠水面的声音、桨划开的痕迹和一颗专注的心。在那个辽阔而孤独的空间里,我总能找回自己,甚至找回对生活的主动权。桨板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真实的自己——倔强、安静、带着些许不被定义的心。
它不是逃离,而是回归。我在桨板上学会了如何在动荡中稳定自己,也在那一桨一桨之间,学会了如何在喧嚣中保有热爱。
学以致用:桨板哲学在银行的实践
在银行工作之后,我惊喜地发现,桨板所教会我的许多理念,竟然在职场中找到了天然的契合点。
比如,面对突然涌入的客户高峰,就如同桨板航行中遭遇突发风浪。初入职场的我曾一度慌乱,而如今,我学会了先稳住“重心”——深呼吸,迅速理清客户需求,判断优先级,协调资源。一次次顺利化解的服务压力,就像我在桨板上穿越浪花时的那份平衡与沉着,虽身处波动,内心却不再惊慌。
另一个深刻的体验,是“节奏感”。桨板运动讲究桨频的稳定、力量的分配与重心的控制;而银行业务,同样是一场对细节节奏的精密掌控:开口问候的语气、递交资料的时机、解释条款的速度,哪怕是一个得体的微笑,都关乎服务的温度。我渐渐能将水面训练中养成的那种身体节奏,转化为柜台之下的职业节奏,让服务流程既高效,又有温度。
在桨板上,我学会了如何顺势而为,也学会了如何逆流不惊;在职场上,我把这些经验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实践方式。它不只是运动带来的体能训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面对挑战时,有节奏、不盲动、有定力,才是穿越风浪的真正秘诀。
乘风破浪的未来
不知不觉,踏入银行工作已有几个月。我完成了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蜕变,也摸索出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一边是银行大厅的井然有序,一边是湖面上的自由驰骋,两种体验丰富了我的人生,也塑造了更成熟坚韧的自己。当初有人说我是不安分的斜杠青年,但我想这恰恰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特征——渴望在稳定中寻找突破,在热爱中发掘可能。职业和爱好两条航线并行,让生命旅程更加辽阔丰盈。
青春因多样而精彩。我庆幸自己没有把人生局限在单一路径上。当清晨我身披朝阳走进银行大门;当黄昏我踏着一池夕阳驶向湖心,每一种角色的转换都在丰盈着我的青春。前路漫漫,犹如水域难免骤风恶浪,但我无所畏惧。因为心中有信念——无论职业生涯,还是人生之海,我都将乘风破浪。在银行与桨板之间,我会继续划出自己的青春航线,驶向远方。
上一篇:南京人才夜市亮相老门东
下一篇:13个纳斯达克类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