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直播技艺越来越娴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本报记者 周静
首场菜园直播吸引了2.3万网友在线观看,单场成交186单,销售额突破8000元;首个大集专场直播创下总观看量超12万人次的纪录,2小时内卖出各类蔬菜1200余斤,销售额达1.5万元,其中一款西红柿单品更是卖出300斤……交出这份亮眼成绩单的是饶河县“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学用贯通培训班的学员们。
作为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首批试点县,饶河县遴选100人实施开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的学用贯通培育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学员的个性需求组织电商领域专业教师团队进行跟踪服务,深入乡村一线,走进农民学员家中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确保学员敢播、能售。该局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专业的指导,让农民们掌握电商直播技能,把家乡的好东西卖向更远的地方,真正实现手机变农具、数据变农资、直播变农活、流量变销量。”
从短视频创作技巧到直播带货实战,从话术打磨到平台运营,指导团队将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深度融合。“咱们的蔬菜都是有机种植的,现在就架起手机,直接在菜园里直播,让网友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泥土的气息。”老师一边调试设备,一边讲解,“大家可以从播种开始介绍,讲讲寒地黑土的优势,还有我们不用化肥农药的坚持。”说着便拿起一颗刚采摘的青菜,对着镜头展示鲜嫩的菜叶,“家人们看,这青菜上还带着露水,绝对新鲜!”学员们纷纷效仿,有的介绍起自家的特色品种,有的分享起种植心得。经过3个月的言传身教,如今在饶河县永乐村,每天清晨小菜园里都是农户忙碌的身影,他们用手机拍摄蔬菜生长场景,熟练的操作与3个月前的生涩形成鲜明对比;他们拍摄西红柿“爆汁”慢镜头、记录黄瓜生长日记、用延时摄影呈现豆角攀爬过程,一条条充满乡土气息的短视频在网络走红,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不少人留言咨询购买渠道。
在深山林场的鹿舍旁,指导老师针对养鹿人面对镜头的紧张局促,手把手教学拍摄运镜技巧。经过培训,养鹿人学员首场直播便吸引1.8万网友围观,鹿产品销售额达2.3万元,其中鹿鞭酒单品5分钟内售罄;林下木耳基地的直播中,老师示范镜头展示要点后,学员的首场直播观看量破万,100斤干木耳1小时内售罄,销售额达6800元;黑蜂蜂场周边,老师一对一打磨蜂农话术,优化后的蜂蜜专场直播吸引3.2万网友在线观看,椴树蜜单场成交210单,销售额突破3万元,最远的订单来自海南三亚。
“此次学用贯通培训班跟踪服务培训期间,累计开展各类直播48场,11户参训农户月增收超万元。”饶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认为,这些数据不仅见证了农民学员的成长,更彰显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