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强
“目前冰块供不应求。”8月12日,安顺市普定县创领制冰厂负责人万建平说。连日来,安顺各类蔬菜进入盛产期,这家本土制冰厂与1家代理商全力保障供应,初步统计日用冰量约40吨,为蔬菜产业保驾护航。
在创领制冰厂,经过净化处理的水被注入模具,送入自动制冰机缓慢冻结,整个过程约需10小时。冰块成型后,经机械脱模进入破碎机,被均匀破碎成适合包装的冰块,一次性可制冰12吨。
其实,制冰并非万建平的主业。他本是普定县的韭黄种植户,种植的韭黄销往全国各地,而韭黄运输过程中对冰块需求巨大。
2024年,他决定开办制冰厂。最近,韭黄及当地多种蔬菜迎来盛产期,不少人找上门来想买冰块,都被他无奈地婉言谢绝,“我们自己都不够用了。”
同样看到冰块商机的还有普定县马官镇蔬菜种植户黄小伟。他拿下贵阳一家制冰企业在安顺的总代理,专门销售冰瓶。每天,他要将2万个3斤重的冰瓶运送至各个蔬菜基地。
马官镇是安顺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之一,每天有数以万计的蔬菜从这里出发,运往全国各地。“需求量实在太大了。”黄小伟说,他估算仅马官镇一地,冰瓶日需求量就达5万个,整个普定县的需求量更是可观。
冰块供不应求的背后,折射出安顺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安顺凭借气候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贵州乃至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蔬菜产区之一,出产的茄子、黄瓜、佛手瓜尖、香葱等品质优良、口感鲜美。2024年,该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75.71万亩,产量332.25万吨。随着冷链物流和保鲜技术不断完善,安顺蔬菜逐渐打破地域限制,成功打入全国市场,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这段时间,普定县化处镇戛卧社区佛手瓜尖进入盛产期,每天有20吨发往全国各地。记者在现场看到,刚从田里采摘的瓜尖被直接运至冷库打包,工人根据运输距离的长短,在包装箱内放置1至2个冰瓶。打包完成后,箱子直接被装上冷链车,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瓜尖销售商袁纯海介绍,目前他们每天至少需要2000个冰瓶,需求量极大,除了向制冰企业采购,他们还需自己制作一部分。
袁纯海告诉记者,虽然冷链运输为蔬菜保鲜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冰瓶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冷卫士”。冷链车能控制整体运输环境温度,可在装卸、分拣甚至短暂停留时,温度波动难以避免。而冰瓶能直接贴近蔬菜,有效降低局部温度,延缓水分流失和新鲜度下降。这种冰瓶加冷链的方式,让当地蔬菜保鲜期从2天延长至超过5天。
此外,冰瓶使用灵活且成本较低,农户和商贩可根据不同运输距离和保存时间,灵活调整冰瓶数量,实现精准保鲜。
看到冰瓶的大量使用及安顺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马官镇中山村黄瓜种植基地负责人支瑶也动了心。“我现在都想开个制冰厂了。”他笑着说。
上一篇:今天出伏 南京持续“蒸烤”模式
下一篇:夏季皮肤病高发,皮肤护理指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