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策略
创始人
2025-08-19 06:05:56
0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郭庆娟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需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对接学生成长规律与产业发展需求,打破“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构建“知行合一、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践体系。

构建“三维融合”内容体系。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突破教材局限,实现“思政课程+专业课程+职业素养”的深度融合,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成长养分,夯实思想根基。思政课程主渠道提质:在《思想政治》必修课中融入大国工匠案例教学,如通过“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航天工匠徐立平”等事迹,阐释“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结合中职生关注的就业、职业发展等问题,增设《职业伦理与法治》专题模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案例解析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专业课程思政渗透:建立“专业知识点—思政元素—职业素养”映射库,如护理专业在“医患沟通”实训中强化“医者仁心的职业伦理”,电子商务专业在“直播营销”教学中渗透“诚信经营的商业道德”,使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职业场景价值培育:编制《中职生职业素养手册》,将爱岗敬业、协作创新、安全规范等职业精神细化为可操作的行为准则,通过企业案例研讨、行业丑闻反思(如劣质工程、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技能失信”的行业代价,树立技能报国的职业理想。

创新“实践导向”教学模式。中职学生普遍具有动手能力强、具象思维活跃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需从课堂讲授转向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悟中信,激活参与动能。

项目式教学扎根生活:开展“校园微治理”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分组负责“食堂浪费监督”“实训室安全巡查”等事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集体主义、责任担当;结合专业特色设计“技能服务社区”活动,如美发专业为养老院提供义剪,在服务中体会“劳动光荣、奉献可敬”。情境化体验对接职场:与合作企业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坊,模拟企业生产场景中的“道德困境抉择”——如面对客户不合理要求如何坚守职业底线等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辩论,让学生在仿真职场中锤炼职业操守;邀请企业党员技术骨干定期开展车间党课,用“攻克技术难关”的亲身经历讲述创新精神与家国情怀。数字化赋能互动教学:利用VR技术还原井冈山斗争、大国重器研发等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搭建职业成长在线论坛,鼓励学生分享身边技术工人的奋斗故事,用同龄人话语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打造“协同育人”生态体系。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打破校园边界,构建“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四维协同的育人网络,让思政元素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延伸教育场域。校企共建育人共同体:推动企业将“工匠文化、质量文化”融入校园,如合作企业在实训基地悬挂“质量警示牌”“岗位责任状”,安排优秀员工担任企业导师,每周开展职场思政课;联合企业开发“职业精神培育学分”,将学生在实习中的劳动纪律、团队协作表现纳入思政考核,实现岗位实践与价值塑造的无缝衔接。 家校联动筑牢成长根基:编制《家庭思政教育指南》,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劳动习惯、诚信品质的培养,如要求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并记录感悟;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通过“技能成果展、职业规划分享会”等,让家长理解技能成才的价值,形成家校共育的正向合力。社会资源拓展教育维度:对接地方红色教育基地、行业博物馆等资源,建立思政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工业发展史展览”,邀请大国工匠讲述“产业报国”故事;联合工会、行业协会开展“最美中职毕业生”评选,用身边榜样的技能成长史诠释奋斗改变命运的道理,让思想政治教育扎根社会沃土。

(作者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郝光耀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本报讯 (记者 惠路)8月18日,市委书记、市长郝光耀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学习《中华人民...
泽连斯基称未来10天内制定乌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18日在美国白宫外向媒体发表谈话时称,未来10天内将制定出乌克兰安全保障有关细...
欧康维视生物-B就根据股份计划...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开学工作计划 ...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开学工作计划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新一学期的到来,我们的工作也将辞旧迎新,在原有...
世运多样 世界多彩——在精彩赛... (记者王恒志、董小红、许仕豪)运动无限、气象万千。八月的成都,紫薇竞相烂漫,缤纷色彩与世运会撞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