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韩雯)“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当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对外公布,“蹭热点”的骗子也开始制造新骗局。昨日,市反诈中心发布反诈预警,提醒市民有些“育儿补贴”领不得。
据市反诈中心民警介绍,骗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领取补贴通知,要求限时办理,通知内含有“网址链接”,登录就会发现异常。“如有通过电话、短信、社交软件联系你,向你发布‘育儿补贴’领取渠道信息,都是诈骗!”反诈民警说,“领取育儿补贴”的诈骗套路是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潜入各类社交群,发布“领取育儿补贴”的通知和链接诱导群众点击。群众点击链接后,进入不法分子伪造的虚假网站。虚假网站会弹出弹窗,提示访问者要在时限内完成领取,否则将失去申领资格,制造紧迫感。同时,诱导群众按照网页提示,录入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以及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然后,诈骗分子可远程登录群众的手机银行账号,导致资金损失。
“按照工作计划,目前各地均尚未开通线上申领育儿补贴渠道。”反诈民警提醒,申领育儿补贴时,公众首先要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公开信息,不要轻信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其次,要提升防范能力。如果在短信、社交平台、社交群内接收到“领取育儿补贴”的信息,特别是带有链接和所谓客服电话的,千万不要点击或拨打,更不要轻易转发给亲友。最后,要增强警惕意识。如果不慎点击相关链接,接到所谓平台“客服”或“工作人员”的电话或收到短信,凡是要求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甚至要求进行人脸识别的,应马上终止操作,更不能下载“会议软件”与他人联网操作。如遇可疑情况,及时拨打96110进行咨询举报或拨打110报警。
上一篇:青岛持续加密中日空中货运通道
下一篇:融通慧心混合C净值上涨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