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日前,《红楼梦》的当代阐释与文旅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红楼梦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蓟州区召开,展示了最新红学研究成果,为红学研究注入新活力。此次活动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京津冀学刊》协办,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承办。
张庆善 议题紧扣时代发展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1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两个结合’与当代红学的历史奠基”“新时代红学的建构及百年红学数据库建设”“红楼文化对津沽文化的浸润与丰富”“《红楼梦》影视改编的叙事策略与文化重构”“《红楼梦》与新大众文艺”等议题展开交流。议题涉及《红楼梦》的当代传播与阐释、文旅融合与发展、国际传播与跨文化研究,以及《红楼梦》与地域文化、地方经济发展等。
“红学是伴随着《红楼梦》经典化的历程产生发展起来的,《红楼梦》的经典化不能缺少红学的伴行。”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告诉记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学术研究亦如此。红学的终极目标是充分认识《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推动时代发展的资源,提升大众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助力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感悟人生,从而推动文化繁荣。”
3年前,张庆善曾提出“‘数字红学’向我们走来”,那么,如今该如何面对“数字红学”?他表示,“答好这道题,寄希望于年轻学者。”此次活动特设青年论坛,张庆善寄语年轻学者:“《红楼梦》研究要守正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既要扎根于文本研究,又要重视作者、版本等基础研究,还要视野开阔,重视影视改编等多种传播方式的研究,关注现代科技手段对红学的影响。学者要多与普通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交流,要研究他们的心理和审美需求。”
“在当代,《红楼梦》依旧可以安顿人心,不断激活城市文化基因、赋能城市发展。探讨《红楼梦》的当代阐释与文旅融合发展,不仅拓宽了研究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推动红学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还让经典的艺术生命穿越时空,洋溢时代气息、焕发青春光彩。”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会长赵建忠告诉记者,天津是红学研究重镇,该研究会成立十余年来成果颇丰,“创办《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京津冀学刊》、承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举办红学讲座普及红学知识……我们将继续推动红学研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欧阳奋强 做红楼文化的传播者
接受采访时,中国红楼梦学会文创与艺术委员会主任、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将自己与《红楼梦》的情缘及心路历程娓娓道来:“40年前,20来岁的我出演电视剧《红楼梦》时,并没有真正读懂《红楼梦》。因为不懂而不理解,因为不理解而不太喜欢贾宝玉这个人物。虽然那版《红楼梦》让我们家喻户晓,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回避电视剧《红楼梦》的话题。 在当时的我看来,作品完成了,就该翻篇了。”
直到2016年与张庆善结识并逐渐认识更多红学专家,欧阳奋强才开始读懂《红楼梦》、理解贾宝玉,“是红学专家让我真正感受到《红楼梦》的非凡魅力。如果当初就能读懂《红楼梦》,我一定会演得更鲜活、立体。”
2017年,欧阳奋强策划组织了纪念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开播30周年的系列活动。“那一天,成千上万的红迷从海外和全国各地赶来,场面十分感人。30年了,还有那么多红迷不离不弃地爱着我们,远道而来就为看我们一眼。”观众的热情打动了他,“当时我就觉得,应该珍惜这份情谊,并为《红楼梦》做点什么。虽然做不了红学研究,但我可以做红楼文化的传播者,这是感恩,也是使命。欢迎更多朋友加入传播红楼文化的队伍。”
下一篇:银河智联混合A净值上涨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