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第二课堂” 燃亮多彩暑假
创始人
2025-08-19 05:26:24
0

欢乐玩游戏。

绘画写生。通讯员 靳晓芸 摄

本报记者 李庆玲  实习记者 朱炜明

通讯员   靳晓芸

8月10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的枸杞田里,一串串成熟的枸杞红果压弯了枝头,在阳光下折射出玛瑙般的光泽。正在枸杞地里忙碌的柯柯镇中村村民保吉兰弯腰采摘时,额头的汗珠不断滚落,但她的嘴角却挂着轻松的笑意。

“以前暑假总担心孩子没人管,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跟着我们在地里乱跑。现在有了这个课堂,不仅有人辅导作业,还能学知识、长见识,我们干活都踏实多了。”保吉兰说。在她身后不远处,在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改造的“第二校园”里,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正随风传来。

志愿红点亮暑期,在盛夏时节,柯柯镇中村针对农村家庭暑期“孩子看管难、学习辅导难、兴趣培养难”的普遍问题,以解家长之忧、圆孩子之梦、聚文明之力为宗旨,构建起“公益普惠、多方联动、实践育人”的乡村暑期关爱新模式,让家长孩子们心有所“暑”,不负所托。

柯柯镇中村党支部书记申鹏山介绍,该村携手柯柯社区“红色合伙人”、本村大学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协调村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场地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间活动室改造为“公益课堂”,并划分出学习辅导区、兴趣拓展区、休闲阅读区等区域,配备了图书3000余册、文具70余套及投影仪、图书架等设施设备,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第二校园”。

走进“第二校园”的课堂里,大学生志愿者按年级分组,针对数学、语文等学科难点进行“一对一”辅导,设计了错题本、积分赛等趣味活动,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此外,这里还开设了特色课程。在非遗小课堂上,孩子们学剪窗花、写书法,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护苗伴成长里,聚焦法律法规、防溺水安全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案例剖析及互动问答形式,确保暑期安全不打烊;实践课程更是突出乡土情怀和劳动教育,让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亲近大自然。

烈日晒得枸杞田的绿叶卷了边,蒸腾的热浪中忽然涌出一支采摘队伍,只见十几个戴遮阳帽的孩子踩着田埂蜂拥而至。品尝、采摘、装筐,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我摘的比你大!”“这一串长得多!”“这颗长得最好!”田垄间七嘴八舌的较量此起彼伏。

记者了解到,在柯柯镇中村的枸杞田旁,其实暑期课堂的琅琅读书声已回荡了六个年头。这个最初只有十几个孩子的小课堂,如今以210人次的温暖陪伴、118场作业辅导的耐心守候、48堂特色课程的匠心传承,以及35次走进田野的研学足迹,悄然编织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鲜活注脚。正如申鹏山所说:“我们办的是课堂,暖的是民心,育的是未来。”

柯柯镇中村的“第二校园”,也是乌兰县今夏暑期实践的一个鲜活样本。随着暑假到来,乌兰县多个社区将政务中心的图书室、活动室改造成“成长驿站”,不断丰富孩子们的暑假内容,曾经沉睡的公共空间由此焕发新生——

在乌兰县城中社区,25名孩子聚集的“学业加油站”里,铅笔沙沙划过作业本;茶卡社区则把党群服务中心与枸杞田串联成“成长乐园”,托管教融合模式让孩子们边劳动边学知识……这些暑托班如星火,不仅照亮了孩子们的假期,更播撒着长远发展的种子。

从角色认同到角色实践,从组织者到志愿者再到参与者,暑期课堂不仅是“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拓展实践”的有效融合,更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党爱国、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的种子,为乡村的明天积蓄着向上生长的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8月19日生意社苯酚基准价为6... 生意社08月19日讯 8月19日,生意社苯酚基准价为6700.00元/吨,与本月初(6...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广泛凝聚智...   新华社记者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品味地道美食 感受泰式风情     泰国主厨现场示范制作泰国知名菜品冬阴功炒饭。    本报记者黄敬敏 摄  本报讯(记者赵金玲...
朝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10月底... 本报讯 记者王琦报道 备受关注的朝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于今年10月底揭开神秘面纱。这座位于辽宁省朝...
起售价33.9万!特斯拉正式发...   Hehson科技讯 8月19日上午消息,特斯拉今日在中国官网正式发布全新大六座豪华SUV M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