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基础研究局外人
创始人
2025-08-19 04:46:11
0

基础研究投入达到或超过1亿元/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1000万元;5000万元(含)至1亿元(不含)/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500万元;1000万元(含)至5000万元(不含)/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200万元……上海市近日发布《上海市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用“真金白银”向企业发出一份诚意十足的“邀请”: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并向基础前沿前移的今天,企业要加大投入,不能再做基础研究局外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表明,技术创新能“跳”多高、“跑”多远,基础研究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但在基础研究方面,短板也日益凸显。

从研发投入看,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稳步增长,但主要用于试验发展,基础研究支出占比较低;从创新主体参与度看,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仍是开展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企业对产业安全和重大突破性创新的贡献仍然有限。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前,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企业不仅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还应努力成为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体。

加强基础研究,增加投入是前提。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一些企业积极主动开展基础研究的兴致不高。面对这个问题,既需要企业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挑战,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加入”,也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面向企业的“补助+基金”等多元投入鼓励,全面落实企业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基础研究更有动力、更可持续。

加强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当前,我国基础研究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开展基础研究高度依赖的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基础研究平台也主要布局在高校院所。为此,一方面应着力破除束缚企业利用各类创新资源、“大胆闯、大胆投”等方面的障碍,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大科学设施等更大力度向企业开放共享;另一方面要畅通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在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流动通道,并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基础研究相关基金及项目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

当前,全球创新竞逐已挺进“深水区”,期待更多企业瞄准未来发展,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深耕基础研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领航先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证券代码:688084         证券简称:晶品特装         公告编号:2025-...
香河组织招聘会加强就业服务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香河组织招聘会加强就业服务 本报讯(刘杰、晋晓伟)近日,香河...
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本页讲述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就业后的工资待遇、体育教育专业...
公共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本页讲述了公共管理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就业后的工资待遇、公共管理专业...
五人制足球赛激活消费新场景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五人制足球赛激活消费新场景 本报讯(刘杰、樊玉香)8月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