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举办了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及相关赛事,这些活动不仅成为技术创新的试验场,更通过“体育+文旅+产业”的融合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赛事案例及其借鉴意义:
典型赛事案例
沿黄公路(新能源)汽车拉力赛(陕西)
2024年由陕西省主办的沿黄公路拉力赛,以黄河文化为核心,串联榆林、延安、韩城等城市,赛程覆盖峡谷、平原等复杂地形。赛事设置“定速拉力”“场地障碍”等专业赛项,同时融入非遗展示、文创市集等文旅元素,吸引近40个品牌车型参与。沿黄九省(区)在此期间成立汽车运动联盟,打破地域壁垒,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中国・海南2025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
2025年4月举办的海南环岛赛分东西两线:西线以“旅游体验”为主,串联三亚免税城、儋州海花岛等景点;东线聚焦“智驾测试”,在琼海汽车试验场和海口江东新区测试智能驾驶系统。赛事整合50辆新款车型,通过“专业测评+趣味体验”展示海南“车路云一体化”成果,同时带动沿线充电桩建设和旅游消费。
暖城杯・中国新能源汽车鄂尔多斯挑战赛(内蒙古)
2024年鄂尔多斯赛事在国际山地赛道设置加速赛、耐力赛等科目,吸引23家车企39辆赛车角逐。赛事通过严苛环境测试车辆续航、散热等性能,为车企提供数据支持。作为“暖城凉都”的鄂尔多斯,借此强化“新能源汽车试验场”标签,推动当地氢能产业链布局。
2025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
将于2025年8月21日启动的河南拉力赛覆盖郑州、济源、新乡三地,赛程800公里穿越黄河湿地、太行山区等地形。赛事设置“城市拉力”“卡丁车体验”等项目,30%车辆开放市民报名,通过“进商圈、进景区”激活消费。中原区通过赛事直播展示老工业基地转型成果,预计带动超5万人次客流量。
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新疆)
2025年环塔拉力赛首次增设新能源组别,10辆赛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雅丹地貌等5200公里赛程。赛事结合“跟着环塔看新疆”自驾活动,联动中石化推出“易捷微光计划”,预计全年拉动旅游消费超亿元。新能源组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在极端环境下新能源车应用的突破。
赛事的借鉴意义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极端环境验证:环塔拉力赛在沙漠、鄂尔多斯赛事在高原的测试,倒逼车企改进电池热管理、电机效率等核心技术。例如,2024年鄂尔多斯挑战赛中,某品牌车型通过72小时连续测试后,续航里程提升12%。
场景化数据采集:海南环岛赛的智能驾驶测试,为车企优化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功能提供真实路况数据,推动L4级技术落地。
文旅融合与区域品牌塑造
IP赋能地方经济:沿黄公路拉力赛将“黄河文化”转化为赛事IP,带动沿线民宿入住率提升40%,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增长25%。海南赛事则通过“山海漫游”主题,吸引自驾游客群,拉动4月淡季旅游收入增长18%。
文旅动线创新:河南拉力赛串联二七纪念塔、郭亮挂壁公路等文化地标,打造“工业记忆—自然圣境—乡村奇迹”旅游线路,使赛事成为“跟着赛事去旅行”的典范。
政策协同与跨区域合作
区域联盟构建:沿黄九省(区)在2024赛事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联合打造“黄河汽车运动走廊”,整合资源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环塔拉力赛则通过疆内外联动,推动新能源汽车在西北市场的普及。
政企协同模式:陕西赛事由省体育局、文旅厅与陕旅集团联合主办,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整合文旅、交通、能源等部门资源,形成可复制的“陕西样板”。
(本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