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造”智能眼镜、熊猫玩偶……还有关于世运会的美好记忆
行囊里的“成都印记”飞向世界
运动员选购纪念品。8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这场国际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巅峰舞台,更成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立体展示窗口。当赛事的热潮退去,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行囊中,悄然装满了形形色色的“成都印记”——它们承载着科技魅力、文化温度与城市情谊,正飞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一副智能眼镜、一只熊猫玩偶
连通成都与全球的科技文化交流
在成都世运村,各式各样硬核的“成都造”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惊叹“太棒了!”
美国运动员举着一副黑色智能翻译眼镜难掩兴奋:“一定要带一副回家!”这副来自成都企业影目科技的智能眼镜能支持40多种语言同声传译,镜片上实时跃动的双语字幕让不同国籍的运动员畅聊无阻。葡萄牙运动员体验后惊叹,“戴上它和任何人交流都没障碍,成都的科技太令人惊讶了!”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INMO GO2订单量同比增长500%,全系列订单量突破10万台。
从化身“超级向导”的智能机器狗,到5秒喷绘出精美熊猫纹样的美甲机器人,硬核“成都造”让“川式生活”的舒适便捷与前沿科技交融,成为国际友人希望装进行李箱里的“硬核”元素。据悉,在此次组团亮相成都世运会的“成都造机器人军团”背后,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相关企业突破1000家。
在吸睛的科技产品之外,赛事的热情、城市的底蕴也化作可触摸、可携带的温情信物。
在成都世运会赛事现场,意大利轮滑队队员兴奋地将写满祝福的明信片投入邮筒,寄回家中。对于法国运动员PEYRAUD Nicolas而言,憨态可掬的熊猫玩偶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在家等我胜利而归的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蓝色调很符合我的审美,蝴蝶元素也很别致。”芬兰软式曲棍球队教练对新繁棕编蝴蝶赞不绝口。当得知这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他眼中闪烁着光芒:“我希望未来能更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一次破例、一场旅行
“不能装进行李箱,但一定会带回家”
在比赛场馆内,记者见到了国际力量举重联合会宣传经理WHITELEY Joanne,在她的衣领上,一枚可爱的熊猫胸针熠熠生辉,承载着她对成都的美好记忆:“成都世运会的组织比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比赛都更震撼,舞台布置十分精彩,工作人员和市民热情、友善,到处都有人主动帮忙。”
不少运动员向记者表示,成都的真诚与活力,在细微处悄然绽放,比如一次“破例”、一场旅行。
澳大利亚力量举运动员SOLI'AI LAALAAI Natalie初抵成都时,迅速寻找到了赛前的专业训练场地。这家本地场馆在周一破例为她开放至深夜11点,“这太让我感动了!”她说,“我会带着美好回忆回家。”这份真诚的“成都式支持”,成为她拼搏路上最温暖的助力。
精彩赛事不仅点燃了运动激情,更引爆了一场文旅消费盛宴。携程数据显示,成都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游人次同比提升31%。从入境游客选择的热门旅游目的地看,春熙路、太古里商业区占比超过四成;天府广场、宽窄巷子、夜游锦江、东郊记忆等文化地标区域热度紧随其后。
比利时运动员MULUH Sonita Kyen来到成都后专门去了SKP,她说,“消费体验非常便利,并且也看到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装置。”她计划在成都多走一走、多尝一尝,并搭乘高铁体验一场从成都到重庆双城联动的旅行,“对于成都的记忆,或许不能装进行李箱,但我一定会带回家去和朋友们分享。”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茜 摄影 曾书睿
下一篇:准备分阶段履行现有韩朝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