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林夏宁) 近日,笔者行走在江山市长台镇长安村粮食功能区的田间地头,目光所及,一条崭新平整的机耕路已然硬化完工。农机在路面上来回穿梭,勾勒出一幅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鲜活图景。这条被当地农户唤作“金色路”的机耕路,凝聚着长台镇人大代表的智慧与汗水,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殷切希望。
长安村至长安坂段的机耕路,地处村里的高产农田区。这段路的路基虽已修整多年,路面却始终未能硬化,成了制约农业生产的“拦路虎”。“从前这条路坑洼不平,晴天走一趟满身尘土,雨天过一回两脚泥泞,农用车在上面颠簸得像‘跳摇摆舞’,农机通行和农产品运输都受到了影响。”种粮大户老郭回忆起昔日路况,话语里满是无奈。为彻底解决村民的这桩“堵心事”,长台镇人大代表、长安村党总支书记杨远清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长台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郑重提交了《关于长安村中水口经路亭至长安坂机耕路建设的议案》。该议案得到镇人大、镇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民生工程。经过多方协调争取,该项目成功获得江山市财政资金支持,并于今年6月底正式开工建设。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长台镇人大成立专项监督小组,构建“事前调研+事中跟进+事后评议”的全链条监督体系。人大代表们既当“监督员”又做“服务员”,全程参与项目规划、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如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条长375米、宽3米的机耕路已顺利完成硬化,成为田间地头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