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湖羊养殖驶入“数字蓝海”
创始人
2025-08-19 01:20:54
0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林敏 文/摄

  青山环抱的江山市峡口镇三卿口村内,120栋灰白相间的“羊舍小楼”错落有致,6.3万只湖羊在此悠然栖息。8月12日,记者走进浙江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看到昔日“看天吃饭、凭经验养羊”的场景已悄然蜕变:智能项圈记录着每只羊的“健康日记”,无人撒料车沿着磁轨精准投喂,智慧大屏上实时跳动着温度、湿度、采食量等数据,一幅“数据驱动养殖”的新图景展现在眼前。

  这里,正是去年下半年获批的“浙江省江山市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建设项目(羊)”实施地。作为衢州第二个国家级农业数字化项目,它的落地正推动着这座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湖羊养殖基地,从自动化向数字化实现关键跨越。

  “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主要聚焦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育种管理、数字化精准饲喂管理和数字化环境监测四个板块,年初定制的设备已陆续到货,正进行施工与调试,目前项目整体进度已达80%。”浙江华欣牧业副总经理武利恒介绍,从2021年底一期投用至今,这座占地2436亩、年产值达7000万元的湖羊生态示范园,已摘得“国家级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等多项桂冠,而数字技术的注入,正为其装上更强劲的“智慧引擎”。

  走进该示范园的数字化大厅,正中央一块巨大的屏幕如同“养殖大脑”,实时汇聚着园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饮水称重终端、环境传感器、种羊生长性能测定系统……这些新上岗的“智能哨兵”,正将采集到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汇入“智牧通”系统,让湖羊从育种到出栏的全流程都变得“可视可感”。

  从参观通道望向一区01B幢羊舍,一千多只种羊在栅栏内有序活动,每只羊的脖子上都挂着醒目的橘黄色项圈。“橘黄色代表3岁年龄段的种羊,还有五种颜色对应不同生长阶段,一眼就能区分。”武利恒拿起一个项圈展示道。这个看似简单的项圈实则是湖羊的“智能身份证”,内置的电子标签不仅记录着羊只的出生日期、血缘信息,还能通过匹配传感器实时捕捉运动量、体温等数据。“单是盘点环节,就能省去大量人工。”他笑着说,以前几十人忙活大半天的活,现在系统一键生成数据,误差几乎为零。

  羊舍内,4套崭新的银色测定设备正在默默工作。“这是种羊生长性能测定系统,能自动采集每只羊的日增重、料肉比、饲料转化率等数据,结合遗传学模型为选育优质种羊提供支持。”武利恒解释道,传统人工记录不仅耗时,还容易出错,而这套系统能通过早期数据预测成年性能,让育种间隔时间缩短,饲料利用率也显著提升。

  不远处,无人撒料车正沿着既定路线穿梭着,24小时待命的它能精准控制投喂量,误差不超过±2%,既减少了饲料浪费,又避免了漏喂、迟喂的情况。“单台机器人能管500只羊到1000只羊,效率比人工高太多了。”武利恒说。

  羊舍的“智慧”不止于此。无处不在的环境监测终端正实时捕捉着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12项参数。比如一旦氨气浓度超标,智能通风机便会立刻启动。而视频监控系统通过AI技术“盯梢”,发现羊只采食减少、跛行或产羔,会第一时间向管理人员推送预警。“现在羊舍环境达标率是99.6%,疫病防控水平超95%,病死率降到1%以下。”武利恒说,有了数字化加持,预计整个示范园劳动生产率将提高50%以上,单位养殖成本降低50%以上。

  更深远的影响,还藏在数据的流动里。“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超10亿条数据将形成‘采集-分析-决策-反馈’的全闭环。”武利恒透露,这些数据不仅会驱动养殖模型持续迭代,让“数据越丰富,决策越精准”,还将接入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为全国湖羊养殖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如今,该示范园内智慧养殖的优质羊备受市场青睐。其中,小公羊销往浙江周边牧场二次培肥,母羊则远销西北,今年还开拓了河南市场。而公司的“欣福洋”终端羊肉产品已通过专营店、农博会和直播带货逐渐打响名气,新鲜的湖羊肉成了消费者的“心头好”。今年,该公司湖羊全年出栏量预计达8万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寻求在乌克兰问题会谈中解...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欧洲领导人举行会晤时表示:“我认为,今天我们将在几乎...
北京保供智慧供应链基地建设提速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白至洁 通讯员李赛)近日,由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北京平谷首发城市...
20名医务工作者获评“最美”荣...     2025湖南“最美医务工作者”颁奖现场。  三湘都市报8月18日讯  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
福州:“百姓大舞台”期待您来秀... “百姓大舞台”期待您来秀才艺 8日晚迎来焕新后首场演出,面向全市征集文艺节目 观众们挥动彩棒配合...
【光明论坛】让绿水青山既有高颜...   【光明论坛】  作者:彭恋(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今年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