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多年来,浙江省仙居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扣“乡村旅游看浙江”战略部署,创新构建“政府主导+社会运营+全民参与”的文旅共富模式,持续擦亮“山水+”文旅金名片。图为神仙居景区。本报记者赵庆国/摄
本报记者 | 赵庆国 姚儒霏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和全国首个生态省。20年来,浙江不仅守护住了绿水青山,也做大了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了发展优势。
放眼之江大地,“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案例不胜枚举,“两山”理念正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
象山:蓝碳拍卖让生态产品“价值连城”
站在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斑斓海岸广场远眺,碧绿的海水中一排排的黄色网箱整齐排列,构成了一幅海上田园风光画。
这片斑斓海岸,将象山县西沪港沿海4个村庄串珠成链,海岸的万亩优质滩涂上,生长着西沪港“三宝”——紫菜、海带和浒苔。这些海洋植物是吸附和固定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重要蓝碳生态系统。
据介绍,国家已经出台《海洋碳汇核算方法》等行业标准,为蓝碳的计量和交易打下了基础。2023年,全国首单蓝碳拍卖就是在黄避岙成交的。截至目前,象山已累计完成蓝碳交易5宗,完成交易碳汇量超3000吨。
“从经济收益角度看,渔民养殖紫菜、海带的收入是比不上养殖黄鱼、鲈鱼的,但从生态效益看,却比前者更高。”朱文荣说,蓝碳拍卖,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闭环,也让黄避岙的渔民们打出了“优势牌”,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仙居:美丽山水造就生态旅游新格局
台州市仙居县的杨梅,世界闻名。当地村民介绍,仙居独特的“梅-茶-鸡-蜂”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已经于2023年11月通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是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仙居县淡竹乡林坑村,村民们巧用这套复合种养系统,把“小蜜蜂”培育成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村里成立了蜜蜂工坊、养蜂协会,统一向蜂农收购原蜜,经过标准化过滤、灌装和质检把关,统一对接销售渠道,成功打通了从深山蜂箱到广阔市场的销路,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蜜!
仙居地处浙东山区,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好山好水里的清凉世界作为夏日避暑的绝佳胜地,带旺了生态旅游,带动乡村民宿业、餐饮业快速发展。记者看到,在淡竹乡每一条清澈的溪水岸边,都可以看到游客的身影,不少人举家出游,其乐融融。
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林坑村,也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发展理念,已经建成集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旅游精品村,年接待游客能达到15万人次,旅游产值500多万元。展望未来,村干部介绍,他们正在着手筹建集“梅-茶-鸡-蜂”复合种养研学基地,旨在以文化研学为创新模式,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苍南:“四好农村路”串起168黄金海岸
温州市苍南县位于浙江海岸线的最南端,这里山海相拥,山景与海湾错落交织,梦幻般的景致令人陶醉。
沿着苍南168黄金海岸驱车前行,可见远处碧绿海水冲击石崖,卷起雪白的浪花,近处微风吹过金色沙滩,游客们在遮阳伞边嬉戏游玩,目之所及处处洋溢着生机活力。
168黄金海岸,因其全长168.8公里的海岸线而得名。这条“四好农村路”北起炎亭镇,南至浙闽省界沿浦镇,串联起了两个海湾、31个沙滩、84个海岛和众多的渔港山村,获评浙江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被称作东海沿岸“一号旅游公路”和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几年前,苍南沿海从北到南的海岸景观还不是这个样子。2023年,苍南以交旅融合为突破口,创新投融资模式,工程一期发行专项债券16.9亿元,用于一体化开发公路、旅游资源。在政府带动下,海岸沿线28个村庄居民也投身整治行动,昔日荒乱滩涂蝶变为美丽的黄金海岸。
公路通,百业兴。今天的168黄金海岸线上,游客对高端文旅度假产品的需求正在激发公路沿线各乡镇发展特色旅游的澎湃活力。目前,炎亭悦海湾旅游度假区、霞关沛垒沙滩生态旅游区等重大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苍南还谋划了半山半岛二期、炎亭“海上花”度假酒店、马鞍头山海地理花园等特色项目,这些在建项目总投资超过了1000亿元。一条环海公路,打通了苍南经济发展的痛点,168黄金海岸线正变成其转型发展的一个主战场。
青田:三产联动激发油茶创富活力
丽水市青田县“九山半水半分田”,这里有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素有“浙南油库”美誉。青田现有油茶种植面积30.67万亩,油茶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超9亿元。当前,青田正在按照“一产保供、二产精深加工、三产融合联动”发展思路,让小小油茶果在带动乡村振兴方面迸发更大能量。
“兴林益农”共富工坊就是青田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一个“流量密码”。共富工坊采用“国企+强村公司+合作社+私企”的联建联营机制建立,目的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
“去年,季宅乡新建了5800平方米的油茶共富工坊和林事服务中心,以高于周边县市0.15元至0.3元每斤的价格收购油茶果280万斤,实现产值近1000万元,带动1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青田县林业局总工程师吴忠民介绍。
青田县以振兴“浙南油库”为目标指引,加快三产联动、融合发展,打造出了山茶油系列文创产品。去年,位于季宅乡的青田县兴林益农供销有限公司实现种植、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五统一”标准,积极探索和研发油茶系列文创产品,打造了“青田治皂”品牌,推出了“私人定制”服务,并借力中国铁路“一站一品”渠道拓宽手工皂销路,联合中国美院建设艺术共创基地,逐渐打开了山茶油产品的高端消费市场。
上一篇:因为隔壁!大平台也卷了!
下一篇:牛!十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