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财联社
面对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该看哪些?重大事项公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重点是啥?公告里一堆专业术语不知道算利好还是利空?请看财联社公司新闻部《速读公告》栏目,我们派驻全国的记者们将于公告当晚为您带来准确、快速、专业的解读。
财联社8月18日讯(记者 罗祎辰)过去两年,市场追捧的“电力出海”概念股业绩逐渐分化,电表出海龙头海兴电力(603556.SH)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对此,公司称主要原因系部分国内项目履约推迟、个别海外国家需求波动以及自身主动增加费用投入所致。
今日晚间,海兴电力发布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4亿元,同比下滑1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减少25.74% 。分季度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延续去年Q4走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降,进入第二季度,营收与净利维持下滑态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
据悉,过去两年由于国内电表进入更新周期,电网公司整体招标规模明显扩大,带动产业链上游电网设备公司业绩攀升,但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公司业绩明显分化,海兴电力、林洋能源(601222.SH)等公司业绩下滑,同期,思源电气(002028.SZ)、三星医疗(601567.SH)等仍能维持业绩增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国内市场方面,海兴电力表现相对“中规中矩”,报告期,公司仅披露了数次电网公司中标公告,半年报中也并未提及其他领域进展。海外市场是公司的重点领域,近年动作较多,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将业务范围扩展至水务、变压器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南非智能超声波水表工厂正式投产运营,今年3月,公司宣布成为科润智控的海外独家代理,将后者的变压器推广到海外,目前也已经获得中亚、非洲的变压器订单。
同时开拓众多海外市场以及布局多条新产品线对企业而言是不小的挑战,而且伴随电力设备形成出海潮,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均在升温,这些都对海兴电力的业绩构成压力。对此,公司方面的应对举措是主动加大逆周期投入,报告期,其销售费用“不减反增”,同比增长11.63%,意味着公司仍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财联社记者 罗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