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很关心,上证指数站上3700的关口,今天盘中突破2021年2月18日的高点,创下自2015年牛市以后,过去十年以来的新高。
那么,创新高了,是不是就已经到了市场顶点,还能投资吗?
特定点位不应是
基金投资关注的唯一
A股在近几个月以来稳步上扬,站稳3600点,突破3700点,一时间许多投资者们都在问,贵不贵?单就和过去几年熊市的数字简单对比,肯定是贵的,但贵不贵,也需要比较各类可投资产。
对我们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现在国内可投资产的种类有限,主要就是股票、债券、基金(基金可以覆盖更多类型的投资标的)。那么,我们首先可以用股权风险溢价来衡量,股票相对于债券的竞争力处于什么位置?这个指标越高代表股票越便宜。
从下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下股票市场相较于债券的性价比依旧明显,A股和港股主要指数的股权风险溢价依旧处于近5年的中位数附近乃至更高。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8/8风险提示:历史数据无法预示市场未来表现,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当时市场情况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进行投资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比较直观的用股票指数的股息率和债券的收益率进行比较,从而对比两类资产的性价比。股息率作为静态指标,其隐含的保守假设包括:企业将维持当前分红比例、估值水平保持不变、且业绩不再增长——这是一种对于股票资产较为保守的中期假设。但即便如此,以当前A股市场的股息率水平来看,即使在这个保守假设框架下,主要指数的估值仍处于五年中枢位置,整体并未出现明显高估。五年维度看,整体估值并没有到市场高点,没有到买不下手的阶段。
但是回头来看,当市场处在前几年格外低迷长期不赚钱的时候,我们恐怕也很难坚持把闲钱投进去,没人喜欢连续亏损的感受,即便那是积累便宜筹码最好的时段。
局部过热的特征
也开始出现
不过,通过对一些数据的观察,我们也应该看到局部市场的“过热”特征已经开始出现。
当我们再回到估值这一维度,估值是对于不确定性最好的保护。截至8月8日,A股整体动态市盈率PE(TTM)为21倍;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后为35倍,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便宜;而局部过热体现在比如科创50和中证2000的PE(TTM)都高达140倍上下。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8/8风险提示:历史数据无法预示市场未来表现,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当时市场情况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进行投资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与此同时,近期港股的上涨表现同样是备受关注,但从港股小市值公司的交易热度也能看到一些“过热”的特征。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8/8风险提示:历史数据无法预示市场未来表现,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当时市场情况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进行投资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明确大类资产当前的相对估值位置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出发点。长期来看,估值既是对于不确定性的最好保护,也是收益的重要来源。
历史周期的启示:
避免“接最后一棒”
回顾上一轮2015年的牛市,在那一轮行情中,有许多投资者选择了当时涨得特别好的小盘股,但随后带来的启示相比大家也都略有感触。
时至今日,很多优质公司已经创新高,超过2015年6月牛市高点。但如果在2015年买小盘股,现在恐怕还没有那样好的结果。2015年小盘股确实涨得最好,但普通人很难在最高点卖出并彻底离场。相比之下,优质龙头企业虽然也会经历波动,但具备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最终能够穿越市场周期。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市场的小盘股投资风险存在显著差异。以港股为例,作为成熟的资本市场,港股允许做空,并设有闪电配售等机制。大股东可能通过配售等方式快速减持,给跟风买入的投资者带来风险。
反观A股市场,通过减持新规、渐进式退市等制度设计,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完善的保护。这提醒我们,投资前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市场的制度特点和风险特征。而当下,南下资金炒港股小盘股的风险在积累。
当我们说到避免“接最后一棒”的时候,其实不是为了预测涨跌,尽管我们相信周期的力量,树不会长到天上去,也很少有东西会归零。但在实际的市场当中,也不是说贵了马上就会跌,或者便宜了立刻就上涨,事物的运动发展总归还是有一些惯性。
但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造成永久性的损失。
应对策略:
做好基金和各类资产的配置
基金投资的关键在于,不预测市场短期波动,坚持使用闲钱、长钱投资那些优质基金。市场永远存在结构性机会与风险,我们要做的或许不是猜测短期涨跌,而是建立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体系,也可以通过基金这一专业工具来分散风险、把握机会。
一些配置思路供大家参考:
首先,建立核心资产组合。选择那些长期业绩良好、投资风格不漂移的优质主动管理基金,或宽基指数基金作为"压舱石"。其次,在自己理解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增配一些行业主题或者风格鲜明的主动基金,或者是投资于不同市场的基金,来分散单一市场的变动风险。最后,当然是要给自己保留必要的资金流动性,这既是应对突发风险的缓冲垫,也能在市场出现回调时把握机会。
而对于既希望现在才参与市场,但又担忧后市的投资者,或许也可以考虑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这一策略践行了我们强调的"不预测短期波动"的投资哲学,同时通过严格的纪律性投资在市场下跌期间实现摊薄每期投资成本等优势。但基金定投仍然需要的是时间之水的浇灌,如果开始定投而市场一直上涨,也要做好后续面对“苦笑曲线”的心理准备,具体的操作实践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过去几年坚持定投,现在会怎么样了?》
最后还是想再次提醒,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坚持闲钱投资、长钱投资,没有必要因为害怕错过行情就去投入不匹配的资金,这样长期来看可能会得不偿失。<完>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公司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详情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
福利社新活动
根据微信后台数据,为过往历史文章“点赞”及“点❤”最多的读者送上精美周边:本期为“睿见读书会”磁吸书签一套。
请获奖读者后台联系小编。
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过去15日内的阅读统计数据,本次统计截至8月17日。每位读者每期仅获得一个类别的奖项。
本期获奖名单
点赞最多
欣生万法
点❤最多
小七儿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