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唐爱金团队研究)
本文来自信达证券研发中心2025年8月18日发布的《京东健康(6618.HK)点评报告:25H1业绩超预期,首发产品矩阵仍在扩容,AI医疗多维度布局》,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唐爱金S1500523080002,章钟涛S1500524030003。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2025H1公司收入约为352.9亿元(同比+24.5%),税前利润为28.64亿元(同比+17.4%),归母净利润约25.91亿元(同比+27.4%),期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约35.7亿元(同比+35%)。
点评:
“活跃用户数量增长+渗透率提升+品类扩张”推动收入快速增长。
1)在收入方面,25H1公司收入约为352.9亿元(同比+24.5%),其中药品和健康产品收入为293亿元(同比+22.7%),数字化营销及其他收入为60亿元(同比+34.4%)。药品和健康产品实现增长的驱动力包括:①平台活跃用户数量增加。截至2025年6月30日,过去12个月平台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且上半年日均问诊单数超50万。②药品和健康产品线上渗透率提升。③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在药品方面,2025H1超30款创新药在公司平台实现线上首发,公司持续巩固“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在医疗器械和营养保健品方面,诸如鱼跃医疗耐糖5代动态血糖仪在平台首发,汤臣倍健的蓝罐蛋白粉在平台实现全网首发等。
2)在利润方面,税前利润为28.64亿元(同比+17.4%),增速略微慢于收入增速,主要系2025H1财务收入仅8.09亿元(同比下降约18.3%),这是由于银行结余、定期存款及其他资产项下按摊销成本计量的理财产品利息收入减少。从盈利能力上看,由于产品结构的丰富以及数字化营销业务的快速增长,2025H1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56个百分点(25H1毛利率达25.2%);同时,履约开支费用率方面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25H1为10.07%),而一般及行政开支费用率下降0.68个百分点(25H1为1.73%)。
产品首发阵容仍在扩张,AI医疗多维度布局。
①新特药及非药品类扩充持续贡献新增动力。近期诸如强生创新制药旗下创新药博珂®(通用名:厄达替尼片)在京东健康线上首发,以及杜蕾斯001TRON创避孕套在京东健康全网独家首发。我们认为,新特药以及非药品种的扩充不仅可以提升平台销售额,同时也能逐步养成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提升活跃用户的数量。
②AI全方位赋能医疗健康场景,“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数已超5000万。25H1公司发布了面向用户的AI医生、AI药师、AI营养师、AI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服务智能体以及医生专家的数字分身,和面向医生的AI诊疗助手、AI科研助手等应用。截至2025年6月30日,“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数已超5000万,覆盖看病买药的各个流程和场景,实现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同时,公司推出面向医院全场景的“京东卓医”产品,为医院提供面向患者的“个人就医管家”、面向医生的“医生数字分身”、面向全院运营管理的“未来数字医院”服务。京东健康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打造的门诊患者服务流程闭环,目前已累计服务患者超220万人次。
③持续强化互联网医疗专科能力建设,公司已打造了以皮肤、精神心理、中医、肿瘤、男科为核心的五大专科体系。在皮肤专科领域,公司深耕常见病及专病诊疗,开设过敏、小儿皮肤、毛发、美容等特色门诊,已为超过2000万患者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02.6亿元、811.5亿元、937.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21%、15%、16%,实现除税前溢利分别为55.13亿元、61.8亿元、71.3亿元,同比分别约增长15%、12%、15%,对应2025/8/18股价PE分别约为35倍、31倍、27倍。
风险因素:品类扩充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活跃用户增长不及预期;线上医保政策推行不及预期;AI应用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