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亿险资大调仓!上半年股票持仓净增6400亿,债券占比超51%创新高
创始人
2025-08-18 21:20:36
0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图源:图虫创意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5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整体来看,债券占比超51%,创历史新高。同时股票仓位激增,而非标资产持续压缩。

  其中,投向股票的资金余额为3.07万亿元,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47%,再创近年新高。

  与此同时,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加速落地,保险公司举牌也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险资在2025年内的举牌次数已经达到30次,大幅超过2024年全年的水平。其中,仅8月以来,险资就已六次出手举牌上市公司,甚至出现险资举牌同业。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资本市场信心逐步恢复,险资“长期入市”要求及配套措施出台,增配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动力大增。同时随着利率不断下行,固收收益下降,另类资产风险大、供给减,加大权益投资成必然。

  “增配权益资产,加大二级市场举牌,配置长期债券拉长久期,都是大部分险企在当前资产配置上呈现的特征,从当前的市场形势来看,这一趋势还会延续。”周瑾表示。

  上半年股票投资净增量超6400亿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6.2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较一季度环比增长3.7%。边际来看,2025年上半年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净增加2.98万亿元,二季度单季净增加1.30万亿元。

  其中,人身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32.6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较一季度环比增长3.9%;财产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2.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较一季度环比增长3.2%。

  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和占比均持续提升。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3.07万亿元,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

  具体来看,人身险公司投资于股票的资金运用余额为2.87万亿元,占比达到8.81%,较2024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的资金运用余额为1955亿元,占比8.33%,较2024年同期增长1.84个百分点。两类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占比均达2022年二季度以来高点。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险资上半年增配股票的主要原因:一是利率下行倒逼险企转向高收益权益资产;二是政策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偿二代”优化权益类风险因子降低合规成本;三是寿险需缓解久期错配压力,提升收益以匹配负债。此外,A股估值处于低位,新质生产力赛道修复预期形成配置窗口。

  保险公司也在持续增加债券资产。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17.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万亿元,位居各投资品种之首。

  其中,人身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16.92万亿元,占比达到51.90%;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9455亿元,占比为40.29%。保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资金运用余额和占比均为十年来新高。

  而银行存款和非标继续被减配。据招商证券研报,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存款的资金运用余额为3.02万亿,占比降至8.6%;其他投资(以非标类为主)余额为6.58万亿,占比降至18.8%。

  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未来保险资金配置将呈现“三增一稳”趋势:一是增配权益类资产(股票+基金或突破10%),聚焦新质生产力、消费及高股息板块;二是增配标准化另类资产,替代非标压缩;三是增配境外资产(美债、黄金等),通过QDII分散汇率风险;四是稳定固收配置(占比约50%),向高等级信用债倾斜。长期需警惕股市波动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建议动态调整权益资产风险因子以平衡收益风险。

  保险资金入市步伐持续加快

  今年以来,监管加速推进保险资金长期入市。

  4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5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7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0%权重)+3年周期指标(50%权重)+5年周期指标(20%权重)相结合,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与此同时,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加速落地。截至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总局合计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额达2220亿元。在今年新获批的机构中,泰康资产旗下的私募基金泰康稳行已于6月完成首笔投资交易,太保资产出资设立的太保致远1号私募股权基金也于7月成立并进入运行阶段。

  保险公司举牌也持续升温。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险资已举牌30次,涉及23家上市公司,远超去年全年20次的水平。

  从举牌对象来看,险资较为青睐具有低波动、高股息特征的股票。其中,银行股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年内险资举牌银行股已达14次,涉及7家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被多次举牌。此外,中国平安于近日先后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这也是2019年7月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H股后,再次出现的保险公司举牌保险股。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险资年内举牌次数达到30次,特别是出现了同业间的举牌行为,这反映了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寻求通过资本运作提升自身价值和市场地位。当举牌标的从银行股扩散至保险股时,表明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保险行业内部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增强。特别是在利率长期下行的情况下,保险股由于其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特性,被一些投资者视为“类固收资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最近在观看《献鱼》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很多上班族都感到女主廖停雁,浑水摸鱼的功夫很厉害,别人都是越...
福州发布16条新政!支持房地产... 记者今日获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房...
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教融合共... 近日,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举行。本次大会由福州大学、福...
台湾歌仔戏剧团带来非遗体验 孩子们跟着台湾泰朋歌仔戏剧团的老师学习体验歌仔戏。 罗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日前,一场“童声传韵·戏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