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种出“金疙瘩” 示范区成了“致富田”
创始人
2025-08-18 20:53:12
0

转自:草原云

眼下,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太平村康营子组,1707亩的农业种植技术示范区里透着热闹:转基因玉米的叶片在风里翻着绿浪,露地菜畦里的大白菜卷着紧实的菜心,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田垄上,豆荚饱满、玉米灌浆——连片的“希望田”里,藏着农民实打实的增收账。

在农业种植技术示范区,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试种成功。(资料图)

“你瞅瞅这玉米,株距匀、穗头大,以前哪敢想一亩地能种7000株!”8月16日,在转基因玉米种植基地里,致富带头人宋广峰数着饱满的玉米籽粒满心欢喜。

最早加入示范区的农户宋广峰说:“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收1500斤。现在用密植调控技术,技术员手把手教着施肥、控旺,一亩地稳收1800多斤,增产两成多。”

宋广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亩地投入2000元,看着比以前多,但增收更实在。以前一亩纯利也就“千八块”,现在能多挣两成半,这1000亩地,光玉米这一项就能多挣几十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宋广峰尝试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一行玉米一行豆,一亩地收2000多斤,比单种玉米多收300多斤。

宋广峰(左)介绍玉米大豆套种技术。(资料图)

露地蔬菜基地的菜畦间,60岁的张文兰正和乡亲们一起给大白菜浇水,水珠顺着菜叶滚下来,映着她黝黑的脸膛。“以前农闲时就犯愁,想挣钱得往外地跑。现在好了,这37亩菜园子就是咱的‘聚宝盆’!”张文兰说。

张文兰介绍,蔬菜一季种两茬,5月种的7月收,7月种的9月收,从栽苗、施肥到摘菜,一年到头有活干,一天能挣120块,一季下来能挣一万多元,两季就是两万多元。更让她高兴的是学到了真本事。“以前种白菜就知道上化肥,现在技术员教咱用有机肥、科学喷药,你看这白菜,一棵能长6斤多,一亩地收1.5万斤,比自家瞎种多收三成!”

露地蔬菜基地的蔬菜长势良好。(资料图)

在示范区,露地蔬菜基地、玉米地和复合种植区等让周边天保同村、十里铺村、五台山村、土城子村等几个村的村民一年到头有活干,不光挣了工钱,还跟着技术员学会了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不少人成了“半个农技员”。

“示范区能成气候,靠的是政府手把手领着干!”太平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峰站在示范区地头,指着连片的田垄说,从租地到技术保障、销路都由政府协调谈妥,农民只管跟着技术种,啥都不需要操心。

如今,这1707亩示范区成了“活课堂”。转基因玉米亩均增收25%,露地蔬菜每亩多挣7000元,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增产两成。新技术不仅种出了高产量,更种出了农民的底气。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塔娜

新闻编辑:莎日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最近在观看《献鱼》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很多上班族都感到女主廖停雁,浑水摸鱼的功夫很厉害,别人都是越...
福州发布16条新政!支持房地产... 记者今日获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房...
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教融合共... 近日,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举行。本次大会由福州大学、福...
台湾歌仔戏剧团带来非遗体验 孩子们跟着台湾泰朋歌仔戏剧团的老师学习体验歌仔戏。 罗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日前,一场“童声传韵·戏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