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人民银行正积极推动地方金融组织高效接入人行征信系统的有关工作,全国高达4974家的小额贷款公司更是备受关注的主体之一。
近日,南方财经记者独家获悉,广州目前已有12家小贷公司成功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另有6家正在对接,接入比例突破10%,处于全国前列。
不过,广东省小贷协会秘书长徐北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相较于接入率领先的重庆,广东仍存较为明显的差距。除了公司业务需求不足外,“仅想查征信而不愿意上征信的传统思维”成为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现实障碍。
广东省小贷行业协会7月底的一份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接受调研的小贷公司认为,接入央行征信的难点在于费用太高、接入流程太复杂、上传历史数据难度太大以及技术要求太高的比例分别为45%、25%、10%和5%。
一家知名小贷公司负责人近日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工作,预计投入费用需“数十万元”。
困局:部分小贷公司“只想查、不愿报”
7月23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人行广东省分行)的指导下,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下称省小贷协会)在广州举办“推动地方金融组织高效接入人行征信”宣讲活动,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典当行等48家机构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有参与活动的小贷公司负责人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不少小贷机构还是有热情也有需求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但具体到接入细节则面临不少障碍。
广东拥有庞大的小贷公司。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广东小贷机构数量为410家,仅次于江苏省的549家,但远高于重庆市的217家;行业从业人员为4938人,位居全国第一,是重庆市2584人的1.9倍;实收资本为1051.12亿元,较重庆市的1002.49亿元略高;贷款余额为1175.18亿元,略高于重庆市1079.24亿元。
不过,目前广东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比例在5%左右,接入比率仍不高。
广州的情况则相对较好。南方财经记者独家获悉,广州目前已有12家小贷公司成功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另有6家正在对接,接入比例突破10%,处于全国前列。
事实上,过去几年来,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高度重视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事宜。其中,《2023年广州市小贷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提及“积极引导小贷公司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2024年广州市小贷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则提及“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小贷公司全面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风险联动预警。”
徐北认为,广州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比例虽然在全国还是比较靠前,但对比排名第一的重庆而言仍有比较大差距。在他看来,掣肘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一方面是公司业务需求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小贷公司仍普遍存在“仅想查征信而不愿意上征信的传统思维”。
广东省小贷行业协会在2025年6月16日至11日对会员单位进行的调研,有43家传统小贷公司和9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参与了此次调研。
46.1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25%的受访者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 28.85% 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入”。根据调查结果,目前正在接入央行征信的小贷公司有4家,处于不同接入阶段。
徐北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行业内存在“征信歧视”。借款人的征信中一旦有了小贷公司的借款记录,有可能会影响其去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机会。这种潜在的“征信歧视”导致小贷公司只想查征信,不愿意上征信,借款人同样也不愿意在小贷公司名下上征信。所以目前业内相当一部分机构对此并不“热心”,甚至有些担心日后业务“被迫”上征信。
难点:一年至三年的接入时间
上市知名小贷公司负责人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积极筹备接入二代征信系统,并已为此准备了1年多。
所谓的征信系统,也就是“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由国家设立的金融领域重要基础设施。一代征信系统在2006年正式运行,二代征信系统在2020年1月启动切换上线。与一代征信系统相比,二代征信系统在信息采集、产品加工、技术架构和安全防护方面,均进行了优化改进。
据广东省小贷行业协会上述专题调研报告指出,根据访谈材料,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时间超过2年,多数表示接入时间约为2-3年。其中一家小贷公司表示,接入时长近3年,只有1家传统小贷表示其于2016年接入央行征信一代系统,接入时长较短。
据披露,有小贷公司表示,接入过程主要经历五阶段,即“前期准备-系统开发与对接-系统测试-人行验收测试-上传阶段”。
具体来看,前期准备,研究征信系统的相关政策和规范,明确接入目标和范围;系统开发与对接,开发内部系统以满足对接的技术要求,并清洗历史信贷数据确保符合征信系统的标准要求;系统测试,包括接口功能、安全合规等测试;人行验收测试,确保与人行征信系统数据交互准确、稳定性;上线阶段:持续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前期工作外,从报告至人行阶段到人行验收阶段,耗费时间不低。比如,有小贷提及,人民银行总行分配验收单给中征,据介绍部分分配流程至少要一个月;中征验收通过后,小贷公司需报送三个自然月;报送考核三个月后,每个季度末才会组织人民银行总验收。这意味着,小贷公司如果不在6月底完成中征验收,就无法在9月底进行考核,必须要等到12月。
除了时间及流程复杂外,技术要求和上传历史数据也影响了小贷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的热情。
据南方财经记者从业内获悉,在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之前,人民银行一般会重点考量接入机构拥有的连接征信系统的业务系统场地环境、基础设施、网络通讯、计算机设备等内容。比如,二代征信系统的切换要求系统升级,涉及报送逻辑需要进行较大调整,导致企业需要新开发一些功能。
此外,部分拥有大量数据或大量客户的小贷企业,需要人工将业务系统没有建立前的客户纸质材料及数据录入系统,工作量较大;而且需要收集过往客户的授权书、追溯客户的过往所有付款记录并录入征信系统等,但部分业务较为久远,难以补回征信授权书,则无法报送征信。
掣肘:数十万元至数百万元的费用支出
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已成行业大势,但较高的成本支出正构成核心障碍。根据上述专题调研报告显示,近半数(45%)受访小贷机构将“费用太高”列为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难点,远高于“接入流程太复杂”(25%)、“上传历史数据南都太大”(10%)及“技术要求太高”(5%)等选项。
据一家小贷公司详细介绍了超过230万元的费用支出项目:系统开发约100万元,接口系统开发约70万元,专线、加密机器等硬件设备采购约30万元,一代系统升级为二代系统约35万元。
徐北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此前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耗时往往超两年,仅硬件投入即需至少200万元,这一成本尚未包含后续运维费用。
不过,部分符合软硬件前置要求的小贷公司反馈,如果接入前相关设备、系统符合相关要求,那么接入央行征信的相关费用不超过40万元,主要包含报送、前置系统、对接相关证书以及测试服务。上述拟接入央行征信的小贷公司有关负责人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内部预计要花费数十万接入央行征信二代系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监管持续推动与行业内生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已势在必行。但横亘在近5000家小贷公司面前的现实课题亟待破解:如何切实降低动辄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费用成本,如减少接入征信系统的时间,优化复杂接入流程,并扭转部分机构“查而不报”的思维定式。广东,尤其是广州地区在该领域的实践探索与面临的共性困境,或将为全国提供重要参照。
(作者:张颖国 编辑:张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