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软科技2025年半年报揭示了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经营状况。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降,存货显著增长。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了公司面临的市场挑战以及内部经营策略的调整。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进展,以评估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盈利能力指标解读
营收下滑近四成,市场环境影响大
报告期内,龙软科技营业收入为8597.5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4037.18万元下降38.75%。这主要是受煤炭行业市场环境影响,部分客户需求释放递延,招投标节奏放缓,项目验收周期延长,致使收入确认不及预期。从业务板块来看,智能矿山工业软件虽仍占主营业务收入超90%,但基于龙软智图的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受行业景气度影响,收入规模降幅较大。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营业收入 | 8597.53万元 | 14037.18万元 | -38.75% |
净利润暴跌86.43%,利润空间受挤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1.91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3551.56万元,下降幅度高达86.43%。主要原因包括初中级智能矿山建设项目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压缩,以及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使得成本上升。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81.91万元 | 3551.56万元 | -86.43% |
扣非净利润降83.91%,核心业务压力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4.36万元,上年同期为3508.21万元,下降83.91%。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相对较小。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564.36万元 | 3508.21万元 | -83.91% |
基本每股收益降85.71%,盈利水平显著降低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上年同期为0.49元/股,降幅达85.71%。这与净利润的大幅下降直接相关,反映了公司每股盈利水平的显著降低。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7 | 0.49 | -85.71% |
扣非每股收益降83.67%,核心业务下滑明显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49元/股下降83.67%,进一步印证了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下滑。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8 | 0.49 | -83.6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4.2个百分点,资产运营待提高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5%,上年同期为4.85%,减少4.20个百分点。显示公司运用净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大幅下降,资产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65 | 4.85 | 减少4.20个百分点 |
资产质量指标解读
应收账款余额下降,仍存坏账风险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5935.09万元,较上年期末的50638.38万元有所下降,占总资产的比例也相应降低。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累计回款1.7亿元(其中现汇回款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资产结构得到优化。但应收账款余额仍较大,若后续催收不力,仍可能面临坏账风险。
项目 | 期末余额 | 上年期末余额 | 变动比例 |
---|---|---|---|
应收账款 | 45935.09万元 | 50638.38万元 | -9.29% |
应收票据下降近四成,结算方式有变化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2095.60万元,较上年期末的3491.81万元下降39.99%。本期收到的银行承兑票据多为新一代票据,可直接拆分背书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使得应收票据余额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票据结算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可能影响资金的周转效率。
项目 | 期末余额 | 上年期末余额 | 变动比例 |
---|---|---|---|
应收票据 | 2095.60万元 | 3491.81万元 | -39.99% |
存货大增59.27%,资金占用与跌价风险并存
存货期末余额为7182.59万元,较上年期末的4509.59万元增长59.27%。主要原因是客户验收节奏放缓,期末在建项目合同履约成本增加。存货的增加可能会占用公司较多资金,同时面临存货跌价风险,对公司的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产生潜在影响。
项目 | 期末余额 | 上年期末余额 | 变动比例 |
---|---|---|---|
存货 | 7182.59万元 | 4509.59万元 | 59.27% |
运营效率指标解读
销售费用降26.3%,市场拓展或受影响
销售费用为817.0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08.63万元下降26.30%。其中,市场推广费、业务招待费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公司在销售费用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可能对市场拓展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销售费用 | 817.02万元 | 1108.63万元 | -26.30% |
管理费用降9.98%,成本控制有成效
管理费用为1130.3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55.74万元下降9.98%。公司通过优化管理流程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管理成本。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管理费用 | 1130.34万元 | 1255.74万元 | -9.98% |
财务费用降幅75.3%,存款利率影响收益
财务费用为 - 9.15万元,上年同期为 - 37.06万元。本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利息收入减少,导致财务费用降幅为75.30%。虽然财务费用为负,表明公司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等费用,但存款利率下降可能对公司资金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财务费用 | -9.15万元 | -37.06万元 | 75.30% |
研发投入降12.94%,占比仍在提升
研发费用为2144.6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463.36万元下降12.94%。尽管研发投入有所下降,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94%,较上年同期增加7.39个百分点,显示公司仍重视技术创新,持续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 | 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 | 比例变动 |
---|---|---|---|---|---|---|
研发费用 | 2144.61万元 | 2463.36万元 | -12.94% | 24.94% | 17.55% | 增加7.39个百分点 |
现金流量指标解读
经营现金流转负为正,状况显著改善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4.32万元,上年同期为 - 1982.20万元,实现转负为正,增幅达145.62%。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收回增加,支付税款减少。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状况显著改善,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04.32万元 | -1982.20万元 | 145.62% |
投资现金流微降4.4%,策略有所调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57.81万元,上年同期为2571.10万元,下降4.40%。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来自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和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现金流出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以及投资支付的现金。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化,反映了公司在资产投资和资金运用方面的策略调整。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457.81万元 | 2571.10万元 | -4.40% |
筹资现金流降幅4.69%,偿债分红支出大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83.71万元,上年同期为 - 1137.03万元,降幅为4.69%。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为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和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表明公司在偿还债务和分配利润方面的资金支出较大。
项目 | 本报告期(1 - 6月) | 上年同期 | 变动比例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83.71万元 | -1137.03万元 | -4.69% |
龙软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面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挑战,但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潜力等方面也存在机遇。公司需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实现业绩的回升和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合理评估投资风险和收益。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